2)三百三十七章 历史的车轮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周延儒,要加入他的阵营。周延儒正愁自己势单力薄,而温体仁是浙党的代表,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万历年间,五党朝争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并不代表着浙党就此消亡了,相反,虽然在朝中的势力被大大的削弱,但是在地方上,浙党还是有不小的能量。温体仁愿意主动投靠他们这个小团体倒是让王永光和周延儒喜不自胜。这样,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加起来,他们的胜算就加大了不少。这样五个人在王永光的家中密谋共同进退,一时间朝中乌云密布,一场以袁崇焕为导火索的明朝官场大地震就要来了。

  四月中,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并且和王永光一起列袁崇焕八大罪。

  一,托付不效。圣上命袁崇焕督师辽东。可是袁崇焕非但没将失地收复,没将领土往前推进分毫。反而让皇太极玩弄于股掌之中。以至于蓟镇被突破。金兵攻入大明腹地。

  二,专恃欺隐。袁崇焕大言不惭,在圣上面前大放厥词,说什么五年平辽,然而最后不过是一句空话。况且袁崇焕当庭认罪,此罪名已经坐实,辩无可辩。

  三,以市米则资盗。袁崇焕用军粮资助辽东和蓟镇边关的一些蒙古部落,帮助他们度过冬日。可是这些人最后成了皇太极攻入大明的急先锋,正是因为袁崇焕资敌,才让这些蒙古部落可以派兵入关作战。(渔夫按,关于这一条渔夫解释一下,这一条还真不能怪老袁,袁都督干的事情很多边关将领都干,说白了就是花钱保平安,在不能全面开战的情况下,大明的九边将领都采取跟草原人私下贸易,或者干脆送一些米面粮食,盐铁茶砖之类的给他们,让他们安安稳稳老实本分的在自己部落里面待着,不要找大明的麻烦。结果不出事则矣,出了事情当然就是袁崇焕的一大罪了。)

  四,以谋款则斩帅。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说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就是欺君犯上。收编了毛文龙的人马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实则是包藏了祸心。

  五,纵敌长驱。皇太极从蓟镇入关而绕过了经营多年的宁锦防线,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入关后皇太极如入无人之境,在蓟镇杀死赵率教,入关救援的先锋部队损失殆尽,而袁崇焕却还远在山海关,这难道不是袁崇焕失职吗?

  六,顿兵不战。袁崇焕衔尾追击,可是在关键时候不走通州而走河西务,白白耽误两天时间。让建虏硬是打到了京师城下,难道不能说明袁崇焕和皇太极有什么不寻常的联系吗?

  七,援兵涣散。袁崇焕麾下战将祖大寿竟然私自带兵撤离。这还不能说明袁崇焕平日御下不严,关键时刻关宁军不顶事,竟然还发生了临阵哗变的事情。(渔夫按,这一条真是王永光单纯的为了开脱崇祯的罪责,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