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四十六章 新式理念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个团的所谓民团步兵,让卢象升看起来这就是刘毅的正兵营全部兵力。

  卢象升是和刘毅在北地并肩作战过的,对青弋军也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搭配一个参将营的兵力才不显得突兀。否则卢象升进大营一看,光是铁甲骑兵就有六千,那他会怎么想。一个能带领六千铁甲骑兵的参将,这还算是个参将吗?大明各地还能找到拥有如此强大兵力的参将吗?何况军官团那么多人。人多嘴杂,现阶段还是低调一点的好,免得节外生枝。

  吴东明在他们还在用早饭的时候已经提前出发赶往中圩洲码头整军。关于这一点刘毅坚持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对于手下的大将刘毅都是充分放权给他们,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主将,刘毅更多的要做的是统筹全局的事情。以前自己是把总,千总的时候可以事无巨细管理到方方面面,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是一卫的指挥使,随着青弋军的极速扩充,显而易见的刘毅不可能有那么多分身,那么就需要将手下的各个将领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大将,充分的信任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权力。就像一个大公司,作为董事长,不可能去管今天下面的保洁阿姨有没有去扫地这种事情。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公司的战略性问题。

  组建军部也是这个用意,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会受到一些局限,如果群策群力的话就会好很多,最起码可以弥补很多不足之处。而现在既然青弋军已经扩充到这么大的规模,那么例如中圩洲军营这里的大小事务就必须交给吴东明自己管理。当时奇袭遵化刘毅力主让吴东明自己带兵也是这个用意。一个合格的大将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忠心执行上级的命令固然是好,可是一个一点创新思维都没有的将领只能是滑铁卢战场上的格鲁希。

  在码头军营,吴东明就是这里最大的军事主官。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刘毅让他放手施为。吴东明,王浩,陈宝等等刘毅手下的一干将领都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将这些经验融合进平时的训练当中,刘毅相信青弋军只会越来越强。

  随着哨兵的传令声,包铁的硬木大门缓缓打开。卢象升一眼看到里面的士兵已经开始从各个训练位置汇集到大校场的中央,这些士兵的动作步调都非常整齐,没有多余的声音,只能听见咔咔的脚步声,还有轰隆的马蹄声。大校场上烟尘滚滚,一看就知道是千军万马正在集结。而点将台上笔直的站着一名将领,正是安庆卫镇抚使吴东明,他手中拿着令旗左右挥舞,点将台的下面站着几名号手,随着吴东明令旗的动作,下面的号手们变换节奏的吹响军号,而大军就随着军号和令旗的指令集结移动列阵,一切都井然有序。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