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二十二章 兵围大凌河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凭锦州城剩下的万余人,他们就算是全军出动,也不可能是两白旗的对手。然后动用两蓝旗两红旗的兵马对大凌河城堡进行长期围困,只围不打。多挖壕沟,建立土山,将火炮弓箭置于土山上,居高临下,打击城内的守军。不断的骚扰他们,让他们不得安生。另外大凌河堡城内有这么多人,粮食补给一定会成问题,锦州的粮食运不过来,城里的粮食又能坚持多久。根据哨探的报告,大凌河城大约每七天能得到一次锦州城的粮食补给,也就是说,现在锦州城内最多只有七天的粮草,就算他们省着用,也绝对不会超过十五天,十五天之后,断粮的明军会发生什么?自己再进行劝降,搞不好大凌河城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

  另外对于南边的松山堡,让鳌拜带巴牙喇前去夺占,将入海口封死,避免有增援从海上过来。自己的两黄旗坐镇后方,如果孙承宗或者明廷抽出增援部队进入辽东,当两白旗顶不住的情况下,自己的两黄旗就顶上去,四个旗的骑兵,看他孙承宗有多少人马来攻打。除非他是不想要宁远了还差不多。这个计划万无一失,孙承宗搞不好就会打成添油战术,他来多少,大金国的勇士就吃掉他们多少。除非孙承宗的四万关宁铁骑一起杀过来,就算如此,四旗精锐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鲍承先提出的围城打援战略等于就是把问题扔给了孙承宗。孙承宗要是不增援,大凌河城和祖大寿,何可纲就完了,还能吃掉一两万关宁军,而孙承宗也会被大明朝廷口诛笔伐,轻则罢官重则砍头,一旦孙承宗被杀,那么整个大明就没有一个像孙承宗这样的人能把控住辽东局势了。孙承宗要是增援,他要冒着更大的风险,增援无非两个途径,第一,孙承宗尽起辽东兵马增援,可是这样,宁远一带就会成为真空地带,五万草原兵马可不是吃素的。第二,如果是从关内调兵,从哪里调是个巨大的问题。蓟镇?不可能,蓟镇刚刚被打的千疮百孔。明廷绝对没有勇气调走蓟镇的驻军,谁敢保证这不是金国的调虎离山之计,蓟镇的兵马一走,会不会又出现一次己巳之变?蓟镇的兵马不能动,京畿的兵马就更不能动,能动的只有两处人马,离得最近的无非是山东兵和北直隶除了京畿之外的兵马。其他的部队要赶到辽东,十五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就算是山东和北直隶十五天除非是骑兵,步兵也是绝无可能赶到。这样一来,无论增援与否,孙承宗都会面临巨大压力。此外还有第三个陷阱,如果增援的人马打赢了也就算了,假如山东或者北直隶的兵马千里迢迢前来支援却一败涂地,那更是对大明的一种打击,北地精锐尽失,大明王朝就风雨飘摇了。

  至于新军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