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六十五章 反对议和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好的模范效应。

  皇太极最近一直在考虑,等到这次的战役打完了,大金可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是不是能效仿中原来一次科举,其实这个想法范文程早就提醒过皇太极,既然要学习汉文化,那就要方方面面都学到,诚然,阻力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千秋大计怎么能因噎废食。而汉文化的一个核心就是科举制度,汉人的核心是士子,只要笼络住这帮士子,那么汉民就翻不起大浪来,汉民和女真的对立本质上就是没有认同感。总觉得汉民是低等人,女真人对汉民也有敌视的态度。可是如果开放科举,让汉民也有机会考试做官,那么对这个政权就会有高度的认同感,当然就能收服人心。大家有了努力的目标就会忘记先前的不快。

  皇太极认为范文程的建议非常高明,这是从人们的内心出发,从心底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让他们专心的为大金服务。此次若是能收服张春,将来科举的时候可以让他作为主考官,那该对整个汉民阶层产生多大的震动啊。皇太极对自己的想法感到甚为得意。

  今天,他再次如常来到张春的营帐,对他进行劝降。张春被俘之后,皇太极并没有为难他,反而给了他一顶独立的帐篷,还特地安排了两个汉民包衣奴才伺候他的起居,就算是饮食,也是专门有人给他做中原的食物。完全就是把张春当做了上宾。可是张春到现在几乎是没有吃饭,只是喝一点水,他已经有绝食而死,以明大志的想法。当日在战场上没能自刎而死已经是一种耻辱,现在作为监军却深陷敌营,对于这种自小受礼法忠义教化的人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何况每天皇太极都会来劝降,这更让张春感到非常屈辱。

  皇太极每次来,张春都对他不理不睬,但是皇太极一点也不恼怒。在他看来,这些汉臣都有些臭脾气,没关系,自己有的是时间,这是战略而不是战术,从战略大局出发,就算是张春天天指着自己鼻子叫骂他也能忍,张春在他眼里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精神图腾,只要开了这个口子,就会有更多的明朝文臣动摇自己忠君爱国的想法,以后要是俘虏了他们,就会有样学样,一股脑的跟风投降。所以皇太极只是对着张春说话,至于张春一时半会有没有反应,那并不重要。更何况张春只是不说话,也没有骂他不是。

  (渔夫按,要说皇太极的耐心那是真的不错,这个战略也是皇太极一直坚持的政治方针,只要收服有分量的明朝文臣,那么就会动摇明朝的统治根基,不能不说,作为一个战略大家,皇太极的眼光非常独到。而这一战略终究应在了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之前,明朝的武将有投降的,但是文臣几乎没有,一般都是自杀或者战死,一些不入流的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