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七十五章 攻心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个小兵能有什么选择的权力,不过是随大流罢了。

  大明朝廷从万历年间开始,不论是李成梁,还是后面的历任辽东总兵官都坚持了朝廷辽人守辽土的方略,一直到孙承宗和袁崇焕也是如此,别的不说,其实这些降兵大部分都是辽东本地人,袁崇焕建立的关宁军更是几乎全部启用辽东本地人。因为启用辽东本地人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金兵在辽东地区肆虐多年,加上蒙古各部连年入侵,这些人当中很多都跟北虏建虏有着血海深仇,哪一家没死过人。所以这些关宁军将士对阵建虏北虏也是毫不手软,敢打敢拼。这次投降也是迫不得已,而且都是辽人,说不定其中还有很多锦州本地人士,如果一概而论全部杀掉的话,恐怕会激起民众的反感。说不定这些俘虏的亲朋也在锦州城内,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好,怕是会激起民变。

  面对晋军的说辞,成康轻摇羽扇,慢条斯理的抿了一口茶,并没有直接回答晋军,而是问一边的吴东明道:“吴将军,你怎么看?”吴东明冷不丁被成康点名,他条件反射似的起身。成康右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他不要搞得这么严肃。吴东明重新落座道:“如果按照末将的看法,全部杀了似乎不妥。这些士兵严格意义上跟咱们当年在蓟镇遇到的降兵性质上不一样,蓟镇的那些个降兵没有丝毫功绩,金兵打进来就跟着主将投降了,游弋军进入蓟镇的时候尚且没有将他们斩尽杀绝,反而利用他们帮助自己守城,最后还给他们洗刷了罪名。而现在城里的这帮俘虏大部分就是从前的关宁军,那是袁督师的队伍,也算是跟建虏拼命的好汉,就算是跟了祖大寿这个狗汉奸也是到了最后一刻才跟着主将投降,祖大寿自然难逃一死,可是下面的士兵是无辜的,就像咱们青弋军一样,我们的第一军律就是服从。试想,如果将军在战场上做出了什么决定,我们是不是也要跟从呢,这个例子可能不妥,但是末将觉得就是这个道理。”

  “老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里只有不到一万人,还要防着这么多兵马。他们跟蓟镇的降兵不一样,蓟镇的降兵没什么战斗力,那都是废物,我晋军也不担心,可这些人不一样,都是跟着祖大寿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且其中不缺对祖大寿忠诚的人,若是皇太极领兵打回来,这些人开门做了内应,到时候有你后悔的。”晋军补充道。

  成康这才微笑道:“其实二位将军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事情一分为二的看待,首先里面的金兵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将人头挂在城头示众,也让金兵的斥候们看看,跟青弋军作对的下场,现在放下屠刀归顺大明还不晚。其次,这些汉兵里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