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百四十四章 施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稳,甚至还会让本来没有什么异心的将领生出异心。咱们打败仗圣上要杀我们,打了胜仗又疑心我们军力强大,怎么做都是错。

  孙承宗现在是明摆着强压崇祯给刘毅封赏,孙承宗心里不是不明白,他这么做崇祯肯定会对他非常恼火,而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崇祯将这一份愤怒迁移到刘毅的身上,那么刘毅以后将会面临更大的危机。但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崇祯不是孙承宗,对青弋军没有那么深刻的了解,孙承宗却是多次跟青弋军打交道之人,包括天雄军,孙承宗已经看出来,这两支军队的核心凝聚力其实就是两位主将,两位主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短时间内征服了广大官兵的心,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崇拜的对象一起做这一份大事业。所以如果没有卢象升就没有天雄军,没有刘毅就不会有青弋军。所谓将为军之胆,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抛开刘毅不谈,安庆卫一地已经不能满足新军的发展需要,如果朝廷真的要大力编练新军,那应该果断的给新军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根据地,刘毅的兵马还有水师,若是要壮大,必须要给他南直隶副总兵的位置,让他节制南直隶长江以南的部分,这样,整块地盘连成一个整体,不论水师还是陆军都还有更好的发展。说来说去,新军都是大明的军力,新军越强,则大明越是安宁,圣上就是看不透这个道理。再往深了说还是延续自宋朝的重文轻武的传统,汉唐时代,武将还是勇武的象征,可是从宋代开始,武将的地位继续下降,什么好男不当兵这些个俗语也是从宋代开始流传,宋代虽然经济繁荣,然武力不行,特别是没有夺回养马地,导致没有骑兵,最后积弱被蒙古灭亡。但是大元统治中原的时间极短,并没有对文化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明代在立国之后又继续延续了这个传统,导致明代的武将一直是备受猜忌的角色,而朱元璋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大杀功臣,特别是武将,蓝玉,徐达,皆是被杀的对象,所以有明一代武将一直背着一个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名头,文人们平时聊天也多充斥着无知匹夫,鲁莽武夫等字眼。作为崇祯而言,自小便是接受了文官集团的教导,帝师也都是出自东林党和各大文官集团,当然不会对武将有过多的好感。这就导致了崇祯骨子里有些不信任武将,而偏偏因为这些武将手里有兵,崇祯又不敢动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情感压抑的太深,自然就导致了崇祯对武将的偏见,当刘毅做出有违他意志的举动的时候,自然崇祯就不能容忍。

  可是孙承宗在辽东督师的位置上一天,就不能让手下的人心寒,这不是为他孙承宗个人争取什么名利,他已经是一个即将离开朝堂的老人,但是有一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