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途艰难需隐逸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回到了府衙来等候。

  这才刚坐下,张孙绳便让人来请,李秘便到内宅来拜见这位府尹大人。

  到了应天府,李秘才真切感受到,张孙绳这样的三品大员,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威严与震慑。

  与南京六部官员不同,应天府尹掌控着整个金陵的日常事务,这是个极其有分量的官职,许多名臣乃至于宰辅,都曾经担任过应天府尹。

  便是王世贞和王弘诲,往后也是要经历应天府尹这一履历的,只是眼下,却让张孙绳先坐了这把交椅。

  虽然在黄绫驿之时,李秘推了张孙绳一把,救了他一命,可到了这应天府来,李秘对张孙绳反而毕恭毕敬,甚至从不在人前表露出任何的亲近感,这也让张孙绳感到非常的满意。

  他是真想提拔李秘,但李秘的出身太过卑贱,即便他是应天府尹,也有些难办。

  诚如前番所论,大明官制已经非常成熟,科举考试成了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与途径,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想要进入官场或许不难,但想要在官场上爬高走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大明,想要做官,科举考试是最正经也是最受尊敬的一条路子,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门路,只不过都算不得正当门路,起码在官员们看来,是不太正经的。

  这其一嘛,便是通过恩荫入仕,如果你考不上,但父辈是做大官的,或者祖上有大功劳,拥有可以承袭的恩荫,那么你便可以凭借父辈的功劳,寻个小官或者没有实权的闲散官职,这也算是朝廷对有功之臣的抚恤和恩养。

  在大明中后期,恩荫入仕也非常的受追捧,因为正经科考需要十年寒窗,甚至有些人考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高中。

  当然了,有些人考上秀才之后,发现自己再没办法更上一层楼了,便放弃了继续考试,而选择充当幕僚师爷,给官员们出谋划策或者协助处理政务等等。

  也有一些一边做师爷,一边温书考试的。

  而秀才往上一层,当你考中了举人,便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但需要长时间候缺,也就是等官员被罢免或者挂掉,你才能补上,而且官职绝不会高,能做个县丞主簿之类的已经是万幸了。

  有些人之所以当师爷或者幕僚门客,也是奔着恩荫这条路子去的。

  这个恩荫是有名额的,但这个名额不一定要给自家的子孙,打个比方,王世贞如果是个平民,想推儿子一把,让王士肃当个闲散官员,便找到王弘诲,虽然两家没什么血缘亲情,但都姓王,王弘诲只消说王士肃是自家宗亲后辈之类的,便能够让王士肃享受他的恩荫名额了。

  这个恩荫名额早先确实是为了照顾用功之臣的家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读书种子,但事实上这些有功之臣,大多在朝堂上拥有着巨大的人脉关系和能力,不需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