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子张扬又泄气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迟早的事情。

  便是一旁的张孙绳,都替李秘心急,也接着话头劝解道:“李秘,能得王宗伯如此提拔,也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了,当了武举人之后,有了正经出身,你想继续干刑名司狱的勾当,也是可以的,这等天赐良机,真真是羡煞旁人,你若白费了王宗伯这番苦心,那可真是让人咬牙切齿了。”

  李秘早先被吕坤与老妪的对话所触动,对自己的未来早已有了坚定的信心,为了达成这个理想,他也已经不再拘泥于形式,如今沉思了一会儿,也就想明白了。

  虽然他也知道武举人绝不是这么容易靠的,早先他与王士肃相处之时,便已经有所了解。

  这王士肃是个不爱读书的,一心想着当拯救天下,开疆拓土的武将,所以整日里将这些事情挂在嘴边,李秘想不听都难。

  如今想来,这武举考试分成两部分,通俗来说就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理论知识便是笔试,内容是兵法谋策以及天文地理山川等等,而实际操作则以弓马技艺为主。

  大明末期的武举考试,将火器操作,排兵布阵等等都纳入其中,不过那些都是万历末年乃至于崇祯时期的事情了。

  眼下是万历中,武举考试虽然是大明初期草创,到了成化年间才完善,可因为官荫制度的影响,武举并没有像文科那么火热,甚至于非常的低调,选拔出来的也没几个人。

  所以这绝对是李秘的好机会,诚如王弘诲所言,可行性是非常大的。

  当然了,这也就意味着,李秘真的要努力修炼,并且要读兵书,学习军事方面的知识。

  无论如何,考量了这种种因素,李秘是如何都找不出一个理由来拒绝王弘诲,此时便朝王弘诲行礼道谢。

  “大宗伯一语点醒梦中人,李秘便如醍醐灌顶,能得大宗伯提拔,是李秘的福分,往后可不敢懒惰,必定卖力筹备武举之事,还望大宗伯从中提携,李秘必不辱望!”

  王弘诲听得李秘如此表态,也是哈哈大笑:“好!孺子可教也,只要你拿出真本事来,老夫便破格帮你一次,大丈夫一言九鼎,便等着你来考试了!”

  其实看似王弘诲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事实却不然,他不过是个文官,又是南京六部的官员,实在没那么大的实权,在加上南京没有军事掌控权,更不可能左右武举。

  只是他知道,李秘一旦表明了这个姿态,他到苏州之后,见了吴惟忠,只消提一嘴,吴惟忠必定会暗中帮助李秘,可以说他是借花献佛,先许诺李秘一份好处,可最终默默出力的,却是吴惟忠!

  或许张孙绳不一定看得出来,但他王弘诲可是经天纬地的大鸿儒,又岂会看不出李秘腰间那柄戚家刀的来历!

  吴惟忠虽然当年是情非得已,可戚胤到底是枉死了,他能够将戚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