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九章 沙漠大战四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后,早上六点,战士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大饼、咸鱼罐头和绿豆汤,他们要经过两天的行军才能抵达目的地,除了这一顿热食之外接下来的时间就只能靠饼干对付了。

  营地外面,一千二百战士排成六排笔直的方阵,他们身穿中华专门给埃及军团配发的浅色沙漠迷彩服,为了减轻头上的负担独立团战士没有带钢盔,而是用沙漠风帽代替,虽然样子有些不大好看,但却非常实用。

  战士们大多挎着龙式半自动步枪,弹药全部装在胸挂里,这个胸挂是刘峰仿制的前世的56胸挂,步枪手的布袋多、短,用来装上好子弹的五发弹夹,每个士兵携带二十个弹夹,后腰处还有一个子弹盒,装有五十发子弹,还有四枚手榴弹,一把刺刀,一个水壶,背上有一个中型背包和一个军毯,背包里是单兵口粮,主要是饼干,还有一个备用水囊。冲锋枪手的胸挂口袋长,并排七个弹匣,算上枪上的一共八个,后腰也有子弹盒,而且是两个,每个子弹和装四十五发手枪子弹,还有手榴弹三枚,匕首一把。机枪手都有一个副手,机枪手携带机枪和两个一百发链式弹鼓,副射手是一支冲锋枪配三个弹匣,再携带四个弹鼓,每个排配发一个榴弹发射器,每个连有两门迫击炮,另外设置一个迫击炮连,有迫击炮二十门。班长及以上军官还配发了新的副武器,75式半自动手枪,这种仿制m1911的手枪得到了所有军官的欢迎。另外,还带着六十匹战马驼运弹药和补给。

  陈小伟满意的看着精神抖擞的千余属下,大手一挥。

  “出发!”

  一千二百人快步离开营地,留下三百人镇守。

  九月二十七日,盟军二十万大军抵达了位于锡瓦,拜哈里耶绿洲之间的百赫赖因绿洲,这个绿洲比锡瓦绿洲还要小,也没有军队驻守,盟军暂时在这里休整,一是沙漠行军太过耗费体力,二十等待落后的资中部队。埃及的古道经常有人走,倒也平坦,就是沙漠里的天气确实让人难受,目前盟军是夜里行军,白天休息。

  在古道上有几处淡水古井,盟军就在水井旁设立的据点,一来可以补充水源,二来保护补给通道。

  十月二日,拜哈里耶,埃及西部沙漠中部最大的绿洲,它是一条长九十五千米,宽四十千米的洼地,周围沙丘环绕,里面稻谷飘香,里面的可以种植椰枣、小麦、果类、稻谷等,主要居民点设在拜维提,人口超过五万人,有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通往开罗,还与尼罗河谷各地连接,是个战略要地。

  现在这里的中华军人比居民还多,由冯子材率领麾下十五万人镇守在这里。冯子材在绿洲西南和西北布置了一圈防线,分为内外两道,外围就是依托林立的山丘、沙岩为据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