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四章 闯三关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启虽然对明初这些士子们的数学水平,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一道简单的“老鼠打洞”的问题,乃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经典。

  唐朝时候的《九章算术》就有同样的题目,但朱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就是这样的题目,居然等了整整一天,整个应天府,才有三个人解出答案来。

  其中一个还是李祺呢,另外两个人也是书生,但看上去还是有点数学基础。

  但整个应天府的人,才有两个人能解出这题目来,说实在话,对于应天府这个人口基数来说,实在是过于稀少了。

  至于那些番邦使臣们,一个个都抢着给朱启送礼物,买答案。

  朱启也是收了礼物以后,就大吐苦水:

  哎呀,你们都不知道啊,这题目是太子殿下出的,那都是老难了,本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的答案啊!

  当然,这答案给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送的那些礼物,而是因为我与你们的交情,那是情比金坚,犹如那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好家伙,给那些使臣们给感动的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但这不禁让朱启开始思考起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大明想要走科技兴国的路线,可能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经历了宋朝的理学兴起,科举考试的数次改革,儒学这种纯文科类型,已经成为社会研究课题的主流。

  但想要发展科技,思想固然重要,但儒学的思想仅仅只能稳定社会,却并不具备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更实际的,还是因为科学的发展,更需要的是自然科学类的推动,而贯穿整个人类科学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学!

  每当数学有了新的突破,总能带动其他各个学科的推进。

  朱启曾经看过一篇公众号的文章,说的是毛子经费有限,砍了很多学科的研究,唯独没有砍数学的经费,不仅不砍,年年还增加投资,至今为止,毛子的数学水平都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只要数学水平不落后,那其他学科的水平,早晚都能追得上。

  可能有点夸张,但数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大部分伟大的科学家,就没有数学差的。

  而中国的数学研究,即便是在北宋的时候,都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但在理学兴起,以及后来宋朝废除了唐朝开始科举考试的必考项目“数术”之后,中国的数学水平,就每况愈下。

  在南宋时期,就已经被阿拉伯世界的数学水平所超越。

  而西方世界,则在后来居上,十四十五世纪的时候,井喷式的西方数学家们,为后来的科技大跳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中国,到了洪武年间的时候,数术已经不是一个单独拎出来的学科,而是和天文学混在了一起,在朝堂之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