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大婚·花烛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迎亲的队伍自皇城出发,一路热热闹闹的就朝着魏国公府上过去。

  百姓们早都知道今日就是辽王殿下大婚之日,一早就出来看热闹来了。

  尤其是一个个小媳妇们,最是期待,都说着辽王殿下是星宿下凡,相貌俊美无双,看帅哥谁不喜欢呢?

  一看到骑着高头大马,穿的一身红的朱启过来,小媳妇们都润了,这辽王殿下也太帅了吧。

  朱启那是春光得意,满脸带笑的带着队伍就到了魏国公府,门口早有人安排好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就响了起来。

  虽说明朝时候鼓励恢复汉唐古风,但自宋朝时候朱熹重新定义各种礼仪之后,民间结婚已经渐渐趋近于热闹。

  再加上元朝近一百年的统治,蒙汉融合之下,喜欢热闹也渐渐成为流行的风俗。

  朱启身为现代人,对于热闹自然是没有半点抵触,毕竟老百姓们谁不喜欢热闹呢,尤其是结婚这种事情,印象里就该办的热热闹闹的才对。

  再加上朱元璋本就是农民出身,自是非常喜欢热闹,不会像寻常贵族那样,太注意逼格。

  这就叫一个,与民同乐。

  朱启来到了门口,见到大门紧闭,正想着该不会要自己塞红包吧?

  毕竟都明朝时候了,塞红包的习俗早就很成熟了。

  朱启凑到大门口敲了敲门,就听到里面有很多说话嬉笑的声音,而后就听到徐增寿大喊道:

  “殿下,念诗啊!”

  念诗?念什么诗?这特么的人民代表还没选我呢,我这就要开苟?

  朱启正犯糊涂呢,结果边上的一个内官上来,小声道:

  “殿下,催妆诗您准备了吗?殿下想要何人为贺啊?”

  朱启一愣,而后想起来好像是有催妆诗却扇诗这么一个说法。

  之前太子大哥跟自己提过,说老三文采斐然,就让自己准备这个诗好了,别老用古人的,有点新意。

  据说还是朱元璋的意思,好家伙,连结个婚都要我作诗装逼?

  至于说何人为贺,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主持人,司仪的意思。

  不过这时候的司仪,主要也就念个诗,不需要去大呼小叫的说太多东西,一般都是找有门面的人来当。

  这贺者朱启早就想好了,回身拱手请道:

  “恩师,就麻烦您为弟子的贺者吧。”

  朱启喊得自然是刘基刘伯温啊。

  自从朱启来到了明朝以后,这历史已经改变了很多,比如王保保都现在都没有死,历史上的王保保洪武八年就该意外去世了才对,但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呢。

  刘伯温的命运也被朱启改写了,原本历史上的刘伯温,在洪武八年去世,而且极大可能是被胡惟庸给毒死的。

  不过整个洪武八年,刘伯温都跟在朱启的身边,出征北平,疏通海道去了。

  再加上研发抗生素的功劳,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态度已经温和了许多。

  刘伯温抚着胡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