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辽王殿下的心学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里的学生们,最近流行起了一种风潮。

  那就是去上郑士元老师的数学课。

  所谓数学,便是古时唐朝数术演化而来的一门学问,称之为数学。

  当然,这是郑士元老师说的,郑士元老师则说,这是辽王殿下所说。

  好家伙,唐朝数术啊?这可是失传了的绝学啊!

  而郑士元讲课也很有一套的。

  他并不是上来就说起了枯燥深奥的数学,而是开始说起来有关于数学的历史。

  这年头的学生们,对于数学可能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历史事件,一个个都很感兴趣的。

  毕竟考试要考的,平常与人说话,别人说些典故,自己都不知道,那岂不是让人耻笑吗。

  儒生们,还是很要面子的。

  所以从历史作为切入点,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郑士元就说了起来。

  传说中的唐朝,是以数术取仕,《孙子算经》和《五曹算经》是入门基础知识,要学一年。

  初级课程是《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学制三年,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割园术计算圆周率等,其中还有很多测量数学的内容,唐朝时候,军营之中地图,地理测绘,绝对都要学了这些才行。

  中级课程就是《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这些,也是学制三年,涉及到开方、立方、勾股定理,包括百鸡问题这种不定方程组解法。

  高级课程,包括《缉古算经》、《缀术》。

  这可真就是涉及到高等数学范畴了,其中的高次方程解法,在唐朝时候更是炉火纯青。

  这一阶段,需要七年时间。

  算了算,前后加在一起,光是数术就需要学习十四年的时间,才能够毕业。

  要按照一个人十四岁入官学,学习数术,要到了将近三十岁,才能够全部学完毕业。

  可想而知,这数术是多么难,而又多么重要的课程。

  当时一个很有名的老师,名叫王孝通,当时的数术博士,太史丞。

  官学之中,没有哪个学生不惧怕他的,原因无他,他出的数术题目,实在是太煎熬了。

  在他后面学数术,真的容易掉头发。

  当然了,这些很多东西,都已经失传了,比如说《缉古算经》、《缀术》等,在洪武年间根本就没有完全的文本。

  也就只见到一些史料中有所记载。

  就连其中的《九章算术》中的题目,辽王殿下先前在全城发榜,竟然只有三人答出来!

  要知道,在唐朝时候,这《九章算术》可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学的内容啊!

  在洪武年间,竟然没人会!

  有的学生不服气,可能要反驳说了:

  “老师,您说的这些,都是古人学的东西,但依学生看,如今咱们更应该多学学圣人的道理,这数术乃是商贾之道,也并不是很重要啊。”

  他这话说完,郑士元笑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