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七章 招亲?走,报名去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和朱启想的一样,他只是在成都多待了两日,朱元璋的圣旨就抵达了。

  据说送信的骑手,在路上换了三人,整整跑瘫了五匹马,前后五日就把圣旨给送到了。

  这可真是标准的八百里加急了。

  圣旨里的内容并不复杂,先是褒奖了一番朱启的机智勇敢,并且召唤朱启尽快回朝。

  另外一方面,就是任命徐达总领高原战事,务必要阻挡住北元的反扑。

  朱启看到这里就放心了,看来朱元璋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并没有将如此重要的战事交给自己这个小毛孩子,而是让经验丰富的老将徐达来处理。

  毕竟王保保的反扑,是可以预见的,就是不知道战士具体是发生在今年,还是明年洪武十年了。

  但无论如何,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是可以预见的。

  不过现在还不是最好的启程的时候,因为朱启还要跟着白唐玉儿回一趟家。

  白唐玉儿的老家就在巴蜀境内,虽说是巴蜀,但已经是偏僻的,属于南蛮之地了。

  起码官道走着走着,它就没了。

  官道倒还是小事情,毕竟还有小路能走。

  只是路上朱启路上就跟白唐玉儿说了,等到了老家之后,可千万不能说是大明辽王。

  白唐玉儿自然是很疑惑,朱启也就解释说,怕身份太大,吓着你家人,到时候因此不同意婚事,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理由很拙劣,朱启也确实没说实话。

  主要原因,那还是如今的少数民族的领袖,那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那是高度自治状态。

  对于旁人来说,把女儿嫁入皇家,可能是个天大的美事,但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土司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皇家事多,哪里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更何况这些土司,一个个的都希望尽可能远离中央朝廷才好,对于和皇族的联姻,那自然是十分抗拒。

  于是,三日之后……

  ———————

  崇山寨,这个名字一听还以为是哪个山匪聚集的地方呢。

  但实际上,却是巴蜀黎族聚集的地方。

  虽说是寨,但其实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一个建在高丘之上的城镇。

  而在城镇高地的地方,用土石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圆堡,看上去与西方的城堡类似,但这可绝对不是西方城堡。

  而是很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圆形土堡,也叫作圆堡。

  这样的圆堡,防御坚固,还能贮存粮食,甚至于还能够自己种田,只要再多打几口井,那真是守一辈子都不成问题的。

  没有个四五千人,或者有重型攻城器具,那就拿不下来的。

  不过随着火器越来越发展,城墙的防御力,其实是越来越被削弱的。

  起码洪武年间的火器大炮,多轰几天,也是能把这个给轰塌的。

  朱启看着远处的圆堡,却没想到自己心里面想着怎么把他给攻陷下来。

  甚至连如何排兵布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