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三章 规范银行业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启既然自觉的将银行还有推行钞票的事情给接下来了,那自然要好好的捋顺一下顺序,然后认真的解决这个问题。

  官府衙门的人,他是一个都不打算用的。

  那些人或许在人品方面还是挺靠谱的,但在专业技能方面,朱启可不觉得他们能比学过数学统计学的那些学生们来的好。

  这四书五经虽说也有算数,但教的毕竟浅显了一些,而且在经济学领域,也并不是说数学好就能够解决的。

  更多的还是对于经济的一個整体认知,朱启虽说,不敢自称什么经济学大师,但是在大明现在的环境之下,他的理念绝对是超前的。

  比起用官场上的那些官吏们,直接从学院里面挑选合适的人选,才是朱启,现在觉得比较靠谱的事情了。

  而那些朝廷的官员们自然也知道,辽王朱启,现在组建了一个叫做银行的新的部门。

  并且全权负责银行的运营,而且还独揽了制造货币的权利。

  对于那些官员们来说,不论辽王朱启去主管任何事情都可以接受,但主管铸造货币这可是不能够接受的事情了。

  要知道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财政命脉。

  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让一个王爷来掌控呢?

  万一要是辽王殿下自己私下里印发货币,每日给自己印个几百万只抄什么的那部乱了套了。

  一下子又是雪花片一样的弹劾,往朱元璋这边送,而朱元璋也是老样子,对于这些弹劾的文本那是一概不理的。

  连辽王朱启也知道那些官员们在弹劾自己,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如果自己是他们的话,对于皇帝把铸币权,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不是太子的王爷,肯定也会反对的。

  而朱启自己也是问心无愧的,如果不是为了大明,谁不想赶紧回去辽阳继续摸鱼呢?

  而朱启也没有理会朝堂上的那些不和谐的声音。

  很快就在自己的学生之中,选拔了一批合适的人选,来去银行当第1批的工作人员。

  这银行虽然刚刚建立起来,但是在应天府的知名度那已经是起来了。

  倒也不需要去特意进行宣传的工作了。

  而只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印刷钞票,保证纸钞的数量不会大于市场所需。

  然后就是引导百姓们,尽量使用纸钞,来进行交易,以及进行相关的残破的纸钞回收,重新发放等等这些工作。

  而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当然就是存储了,把老百姓的铜币和银子收上来,发放纸钞给他们。

  就类似于宋朝时候,那些牙行们收取商人的铜钱,然后把交子发给他们,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你说存储纸钞暂时还没有这样的业务,一来是因为只超现在的工艺水平,还无法做到像现在一样长久保存。

  二来,也是老百姓们心中,现在对于银子和铜钱的认可度,要远远的高于纸币的认可度。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