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刮目相看_鉴宝我有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中很多的石像进行了破坏,他们的破坏并不是将整个石像捣毁,而是将佛头砍下来运走。

  于是,国内一些石窟,佛像都遭了秧,头都被砍掉,只留下一个身子。

  这恐怕连佛都没有想过,下场居然这么惨的吧?

  因此,造成这种现象,几乎都是清朝的罪过。不得不说,满族统治的清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个朝代,中华民族弯下的腰脊,到现在都站不直。

  “这是洛..阳石窟的一颗佛头,经过鉴定,来自唐朝,至今已经快两千年历史,大家不妨先看一看,雕琢相当精湛。”拍卖师介绍。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佛教正是唐朝的时候大举入侵,成功在中国兴盛起来的。

  这个时期,大唐的大地上,到处都兴建佛教场所,佛像也就非常多。

  楚河等人也稍微上前观察,德叔也不知道是考究楚河对佛像的了解,还是故意做给张老看,让老张对胡杨刮目相看,只听见他开口:“小楚,这颗佛头说说看。”

  楚河没有多想,看了大约半分钟,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析:“唐朝是一个汉人文明高度自信的时代。

  哪怕是神、佛,到了唐朝,都要按照唐朝的习俗去做。

  佛像进入唐朝,唐人就要求佛像头形饱满,脸颊轮廓富有弹性。佛造像史上从未有过比大唐还雄浑庄严的开脸,时代精神体现的非常彻底。无论是龙门石窟还是天龙山的佛头都刻画成了威严感,而并不全是人云亦云的佛之微笑。

  唐代佛像的嘴巴相对北齐北周更具刻意的张力,紧闭之感很明显。

  眉毛与眼睛的上挑气势达到顶峰了,有的几乎触及了发髻边缘。

  发中髻珠开始大量出现,这个珠子的大小其实也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变化。珠子越大时代越晚,越靠近晚唐以后,宋代出现了非常硕大的髻珠。

  眼前的这颗佛头,从风格上看,确实是唐朝的,而且还应该是中唐时期的风格。”

  楚河认为,工匠对于细节的自由发挥能力,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美术精髓,更有创造性,更具活力。对一件雕塑作品而言,这其实是殊为可贵的。

  之后晚唐五代的佛头大体上也延续了唐代的特征,不过气势上已经逐渐减弱了,一直到宋代;种种原因导致了宋代以后佛造像的精神风貌就再未能出现像唐代的豪迈,一直到元明清,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

  虽然工艺水准一直在延续,但属于汉唐魏晋的风骨已然远去,一千多年前的那种浩瀚动人的民族精神,已经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对着一颗佛头评头论足,这要是让佛教信徒看到,还不得被破口大骂?

  不过,在场的人,似乎都没有这方面的忌讳,有说有笑,对佛没有半点敬畏之心。

  张老有点吃惊,没料到这个年轻人观察这么细致,分析得真好,顿时刮目相看,是个有料的人。

  德叔笑道:“怎么样?小楚可以吧?老张,以后这个年轻人会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他是我见过最有鉴定天赋的小伙子。”

  张老没想到,老马对楚河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