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二章刘崇景的冒险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相似的背.景和相似的经历,不仅当初同时被加封为巡抚,后来的几次调动同样是差不多的,就连最后得到的封爵都差不多,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使得吴国众人往往将二人联系在一起。

  而刘威和陶雅二人也的确关系亲近,在很多时候都是同进同退,这就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刘崇景和陶敬昭二人也保持了极好的关系。

  不过与陶敬昭不同的是,刘崇景对于自家父亲如今只获得了只能传承到侯爵后才转为世袭罔替爵位而感到不满意,心中总是想着将他父亲的爵位变成像李神福的魏国公那样的世袭罔替的爵位。

  他知道到了如今,他的父亲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继续领兵打仗的可能,所以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建立战功。

  当他建立的功劳足够多时,即便杨渥就像某些传言中说的那样,对他的父亲极为忌惮,但那时候也不得不将他的爵位提升到能够世袭罔替的国公。

  然而,按照刘信的部属,刘崇景的驻地永兴县,隶属于吉州,应该是用来防备吉州这边可能遇到的敌人,尤其是虔州卢光稠那边可能出现的变乱。

  所以这次萍乡遭到楚军进攻,按理来说刘崇景是不能在没有得到上级允许的情况下擅自离开自己的驻地去增援邻州的萍乡的;袁州那边的军务就应该由袁州那边的驻军来完成。

  不过,即便是杨渥规定的那条可以先行动后汇报的特例中,也没有提到刘崇景的如今的做法是否是属于“有足够理由”。

  也就是说,立功心切的刘崇景此时打了一个擦边球。

  陶敬昭对他的做法自然感到担忧,觉得他这么做即便是获胜也未必有功,反而可能让杨渥感到反感;而一旦他战败,那就一定是有过错。

  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苦去做呢?

  此外,在陶敬昭的心中一直还有个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人的隐忧。

  当初坊间关于他父亲陶雅和刘崇景的父亲刘威二人的一些传言,在陶敬昭看来未必就是空穴来风。

  当初杨渥将两人一个调为淮北巡抚,一个调为涟水巡抚,或许还真有可能是在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在剥夺二人手中的权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刘崇景越是这么积极的想要建功立业,反而越是会让杨渥感到忌惮;反而不如像他一样,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既不落后于人,同样也不轻易出头。

  如此既能让杨渥放心,同时又不至于堕了他父亲的威名。

  陶敬昭将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的告诉刘崇景,苦口婆心的劝说着让他不要出兵;当然,他心中的那份隐忧却是只能深藏在心中,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可惜他的一片好心最终得到的却是一阵不阴不阳的讥讽,刘崇景冷笑说道:“陶兄何必再劝?还是说,陶兄担心在下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