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然而杨渥原本就对夏州虎视眈眈,如今哪里愿意再放任李彝超继位?所以杨渥下诏要求李彝超亲自来洛阳朝见。

  李彝超担心自己到了洛阳后会被囚禁,回不了夏州,所以不敢亲自前来,只派遣其子前来,同时在洛阳大肆结交收买朝中权贵,希望他们帮忙说项,好让李彝超顺利继位。

  然而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指挥使程宗打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得知消息后,杨渥当即大怒,一面下令彻查此事,一面下令由刘仁赡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夏州。

  夏州城池极为坚固,故老传言说是当年赫连勃勃所修筑的;且党项拓跋氏在夏州时日已久,早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这一次征战,吴军打得并不顺利,甚至整个过程还显得非常的艰险。

  李彝超一面依托坚城进行抵抗,一面招募党项部族,日夜抄掠吴军粮道,吴军的军粮从关中运到夏州,一路上都要遭到袭扰,损失极大,钱粮更是消耗无算。

  面对如此情形,杨渥依旧不依不饶,再次下令派遣六万精兵,征集十万民众,专门负责转运粮草,并派人传诏给刘仁赡,要他不要以后方为念,务必攻破夏州,将拓跋氏剿灭。

  这一次的围城大战,比之当年围攻杨刘也不遑多让,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李彝超虽然手段用尽,然而在吴国的绝对力量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武义二十七年,吴军攻破夏州,将党项拓跋氏悉数擒拿至洛阳枭首示众。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消除拓跋氏的影响,杨渥命刘仁赡为西北经略,继续率军清理在围城期间曾经相助过李彝超的党项部族,经过一番血腥屠杀后,终于将拓跋氏的根基彻底断绝。

  除了削平藩镇之外,吴国在内政治理上更是取得极大成就,到武义三十年的时候,吴国的人口就超过四千万,每年国库的收入都超过三千万贯。

  充裕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吴国有足够的国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消灭夏州定难节度使后,吴国继续向西进攻,收复了河西走廊,张议潮后人执掌的归义军向吴国投降。

  接下来,吴军继续向西,将势力重新伸展到西域、青海,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朝见,一如当年大唐盛世之时。

  除了向西扩张外,吴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的领地,虽然这些年吴国并没有继续在海外开疆拓地,但原有的地盘却在这二十多年里得到极大发展。

  许多新兴海港城池出现在海外,进一步促使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海关税收成为吴国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

  当然,在对外方面,吴国最重要的战事还是与契丹人的交战。

  为了消除契丹的威胁,吴国先后五次发动大规模的征讨,动用的兵力最多达到二十万大军,就是兵力少的情况下也有五六万人。

  这五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