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逢(中)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那军师啊!

  都说历史的进程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候在某个关键点,一个人就能让历史的进程发生偏移。

  之前和谭维见过面后,钱渊还在想,不管如何,这位方军师的出现让历史发生了偏移,给东南沿海抗倭留出了备战的时间。

  但钱渊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关键的人物……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

  如果没有钱渊,钱锐、钱鸿父子很可能不会奔赴沥港,不会沦为倭寇,会不会死于非命不好说,但在后面近十年的东南抗倭中应该只是随波逐流。

  正是因为钱渊的穿越,钱锐、钱鸿两人被卷入这场席卷东南的风暴中,显然,钱鸿暂且不说,钱锐必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整理了下思绪后,钱渊开始仔细盘问。

  “不错,是父亲私下怂恿徐海和汪直开战。”钱鸿犹豫了下,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紧闭的屋门,才压低声音说:“其实父亲和汪直暗中有联络。”

  “噢?”钱渊精神一振,“父亲是想借刀杀人?”

  “不是,父亲是想让他们同归于尽。”钱鸿低声细细说了几件密事,“就是因为暗中有父亲通风报信,所以汪直才能压得住徐海,但眼看着徐海败亡,父亲又为其出谋划策……”

  “叶宗满那事儿……”

  “你怎么知道叶宗满和徐海联盟?”钱鸿大为诧异,这件事算不上什么秘密,但知道内情的人很有限,“的确,这事儿也是父亲做的手脚。”

  钱渊起身踱了几步,摇着头说:“同归于尽是不可能的,就算徐海、汪直都死了,也会有下一个徐海,下一个汪直。”

  “从目前来看,杀徐海,留汪直。”钱渊摁住钱鸿的肩膀,“徐海可是要侵袭沿海?”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钱鸿眉头紧锁盯着钱渊,半响后才点点头,“所以我才冒险来黄岩县,让母亲她们赶紧离开。”

  钱渊目光炯炯,摁住钱鸿肩膀的右手愈发用力,“徐海到底选哪里?”

  “不知道。”钱鸿摇摇头,“父亲建言绍兴,但徐海不置可否,事实上,徐海每次出战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想到哪儿打到哪儿,汪直为此吃了不少亏。”

  钱渊怔怔出神了会儿,松开手叹道:“不知道具体地点……兵力调配部署就没有针对性……”

  钱鸿小心翼翼的看着弟弟的神色,轻声道:“小弟,你别怪父亲……两年多前,父亲多次建言徐海,倭寇始终没有大举入侵松江府,后来又怂恿倭寇内斗。”

  “父亲一路从松江到嘉兴,再到湖州、常州、苏州……遍地尸骨,村落荒芜,父亲夜夜难眠,在平湖县乍浦即将离海的时候,父亲须发夹杂着银丝……”

  “听到你中进士的那夜,父亲大醉淋漓,说此生不再相见,松江钱氏绝无从贼者……”

  钱鸿说着说着语调低沉下来,“最早父亲想养好伤找个机会逃回华亭,但之后徐海看中父亲携带身边,父亲不肯从贼几度试图投水自尽……”

  “但知道徐海有侵袭松江的计划,怕母亲和你……劝说徐海改攻嘉兴,回程又虚晃一枪没有途径松江”钱鸿看了眼钱渊,“之后他下定决心,手染鲜血不能回头,才会怂恿汪直徐海开战,

  钱渊静静的听着,听着兄长用杂乱的口吻叙说这几年的经历,父亲身为徐海谋主,深居简出很少露面,极受徐海信任,兄长勉强算个小头目,平日只护卫父亲,只偶尔参战。

  钱渊在心里打了个问号,兄长钱鸿虽然很少就放弃举业随父亲经商,个子高,强壮有力,身形魁梧,但不通拳脚,更不会用刀用枪。

  但不管是在张三的描述中,还是钱鸿之前不服气的言语中,都显示钱鸿这些年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厮杀中闯过来的。

  “这么说来,父亲兄长都不肯回来。”钱渊在心里盘算了下,“如果能在剿灭倭寇中建功,未必不能洗清……”

  “回不来了。”钱鸿长叹一声,这些年自己手上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第一次举刀杀人……那个面容扭曲的乡勇的脸庞至今时不时出现在梦中。

  父亲更回不去了,虽然没有亲手……但为了松江府不受侵袭,多少无辜者的性命在他言语中消逝,要不是没看到徐海授首,只怕早就投海自尽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