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一章 突变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画。”

  嘉靖帝无语了,这是输的多惨啊!

  “绝对没有作弊!”钱渊正色道:“文长兄,赢得起却输不起,连气度都输了啊。”

  徐渭冷笑道:“昨夜仅仅四圈,居然你们仨每人都至少三把清一色?!”

  “运气好罢了。”

  “连点卯不去,知不知道有多少御史、给事中上书弹劾?!”嘉靖帝打断道:“展才你入京也好几个月了,都做了些什么?”

  钱渊也是无语,那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着……还没到年底考核业绩呢!

  “学生,学生其实……”

  “日上三更才起床,中午还要午睡。”徐渭面无表情的说:“白日厮混,入夜开始搓麻,直至深更半夜。”

  “陛下有问你?!”钱渊怒视徐渭,“其实学生……学生在读史!”

  嘉靖帝摸了把今日被钱渊带来的小黑,“读何史?”

  “去年绍兴余姚有书局刊印旧唐书,学生以此与新唐书对应,颇为有趣。”钱渊侃侃而谈道:“唐时不禁海,旧唐书虽编撰粗疏,但详尽记载倭国、朝鲜、南洋诸国……”

  “好了,好了。”嘉靖帝也是无语,面前这货有事没事就提起海外事,恨不得立即开海禁。

  但嘉靖帝对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设市通商,解朝中用度不足,但也没必要解除海禁,惹出了麻烦也头痛。

  总的来说,嘉靖帝是个不喜欢麻烦,只喜欢自娱自乐的皇帝。

  “昨日户部觐见……”嘉靖帝努努嘴,懒得开口了。

  黄锦笑吟吟道:“方尚书让人带了口信,展才吝于赴户部……”

  “这事儿……”钱渊摆出一张苦脸,“陛下,学生也没办法,荆川公那边没法儿交代啊。”

  “为这事,登之兄被砺庵公骂得狗血喷头,但此事,户部亏理,如此处事不公,日后宁海怎么办?”

  “福建倭患渐息,如择地设市通商,如何与户部相处?”

  “说到底,砺庵公这是不讲理啊!”

  户部尚书方钝这老头太不要脸了,从前年开始,先是蓟门、宣府缺粮饷,之后辽东饥荒,再诸军入闽赣作战,大量的粮米、饷银都是由镇海负责的,现在居然想一笔勾销!

  唐顺之在宁波、绍兴、台州修建了那么多粮仓,现在一大半都是空的,现在想讨债,方钝居然不认账了。

  这下子把唐顺之气得不轻,几乎是一个月十份奏折的频率上书朝中,就差大骂户部不要逼脸了。

  内阁都是一群人精,就算李默也不肯沾手这个烫手山芋,直接丢给户部。

  方钝人老皮厚,说什么宣大蓟聊等地增大开支,闽赣粤等地军费开支,还有山东旱灾,黄河内涝,反正不给银子,只让陈有年去跟钱渊掰扯……钱渊当然是站在唐顺之这边的。

  就在七八天前,听说赵贞吉上任户部右侍郎主管此事,钱渊还去找过碴……

  钱渊还在那叫苦不迭,嘉靖帝瞄了眼徐渭,“文长,没跟展才提及?”

  徐渭的回答有点妙,“昨夜本想提及,但搓麻之后,再无心情。”

  黄锦噗嗤一笑,“展才,方尚书是听闻镇海另设记账法,想让你教教户部吏员。”

  钱渊捂着脸连连点头,没和徐渭互通消息……有好有坏,好处是对信息不敏感,坏处也是这个。

  “好好做,过段日子还有事交代你……”嘉靖帝起身正要说话,却眉头一皱,手捂胸口。

  “陛下!”

  “皇爷!”

  嘉靖帝摆手示意,面色有点难看,身子微微摇晃,突然张口,呕的一声狂吐出来。

  “太医,你去叫太医!”钱渊一个箭步上去扶住嘉靖帝,闻到一股难闻的臭味。

  嘉靖帝弯着腰,别扭的微微抬头,定睛看着钱渊,呢喃道:“公斤……”

  公斤?

  钱渊愣了会儿看了眼黄锦,后者面色灰败,双目含泪。

  等三四个太医狂奔而来,钱渊退了出去,琢磨了好一会儿“公斤”这个词。

  古代只有斤,哪里有公斤……应该是个谐音。

  钱渊心思急转,想到了一个人,夏言,字公瑾,都死了十多年了!

  :。: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