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二章 驾鹤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是因为他看不懂,看不清钱渊到底想做什么?

  仅仅如候汝谅那样留名青史?

  仅仅如高拱、张居正那样执掌大权?

  唐顺之不自觉的扭了扭身躯,想起了枕头下的那个小信封。

  外间有急促的脚步声想起,一个年轻人满脸哀容的狂奔而来,冲进屋子跪在床塌边,“父亲,父亲……”

  “吾儿自幼得乡人赞许,温润如玉,向来处事不惊,心有静气,为何今日如此?”唐顺之笑着说:“难道是当年台州临海城内,跟着展才跑街改了……咳咳咳咳……”

  “父亲……”唐鹤征再也忍不住,眼泪滚滚而下,不多时已是涕不成声。

  “为父此生虽有憾,却无悔,为何落泪?”唐顺之看向悄然出现的郑若增,笑道:“吾儿起身吧,身后三两事。”

  郑若曾叹息着扶起唐鹤征坐在书桌边,“荆川公身后事,还需贤侄料理,且细听。”

  “吾儿学识不深,但有自知之明,此生无忧,吾女出阁,夫婿虽科场不畅,却是良善君子,家事无碍。”

  唐顺之咳嗽两声,嘴边隐隐见红,叹道:“只叹不能再归武进。”

  “父亲,明日启程,必能再见乡梓……”

  “回不去了。”唐顺之淡然道:“武进仅设衣冠冢。”

  “什么?”

  “荆川公有意埋骨镇海候涛山。”郑若曾低声道。

  “伯鲁已替为父选址。”唐顺之笑道:“无需风水宝地,只需能目睹镇海县城即可。”

  郑若曾躬身应是,看了眼唐顺之的神色,转身拿起砚滴往砚台里滴了几滴水,再拿起墨锭缓缓磨墨。

  “吾儿执笔。”

  “是。”唐鹤征擦干脸上的泪,拿起一支早就准备好的毛笔。

  “钱塘知县海刚峰,清如水,廉如镜,虽有矫枉过正之嫌,然刚强正合东南局势……”

  “埋骨候涛山,东南税银输京,使天下凋敝一变,九泉之下,目睹心安……”

  不过寥寥几句而已,唐顺之随口念来,唐鹤征一挥而就。

  “荆川公?”郑若曾诧异的看见唐顺之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小小信封。

  “钱渊亲启。”唐顺之神情疲倦,“就裹在那封信里。”

  唐鹤征一一照做,忍不住问:“父亲,都是寄给钱龙泉的……”

  “镇海事毕,他也可暂时放心了。”唐顺之侧头看向郑若曾,“杭州理应有钱家护卫来往传递消息,何日可抵京?”

  “不过十日。”郑若曾低声道。

  唐顺之微微点头,手上用力,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还要劳烦刚锋烧些热水。”

  三刻钟后,沐浴更衣的唐顺之背脊挺直的盘腿坐在屋内的蒲团上,神情自若,笑道:“老死床榻非吾所愿,今日于此西去,亦不抱憾。”

  一旁郑若曾、海瑞长揖做礼,唐鹤征双膝跪地,呜咽而恸。

  “算算时日,吾儿应是四年后得功名,记住,勿入随园。”

  郑若曾、海瑞都脸色一变,唐鹤征更是大为惊讶,他在台州临海就和钱渊交好,钦佩对方的锐气和谋略,这些年来一直有书信来往,为何父亲会如此交代?

  正要问个究竟,却见唐顺之已双目微闭,阖然长逝,嘴角依旧带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