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 研发二代可控核聚变的思路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各国联合起来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室,还是独立研究的研究所,基本在这名主播开始展示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逐渐撤资放弃了。

  特别是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这个每年都要砸下去无数米金的共同研究体,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虽然目前还没解散,是因为他们研究可控核聚变的经验足够,各国都还用的上。

  但目前来说,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实验室已经在解散的边缘了,各国也纷纷都开始撤资,并且往自家搬运资料了。

  毕竟大家都不想再往里面砸钱了。

  如果今天这个主播说一句托卡马克路线走不通,明天这个十几个国家共同联合起来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机构明天就会解散了你信不?

  这他喵的一个十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搞的工程会因为一个局外人一句话而放弃,这话放在以前,谁来都是甩他两大耳巴子,让他别做梦。

  但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有可能。

  好在这个主播还留了一线希望。

  不过随即,各国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专家又开始了思索。

  尽管这名主播说的话很容易理解,但最后说的纯氦三聚变的知识不得不让他们重视。

  大家都知道核聚变的燃料主要是比较轻的轻元素,比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

  就目前而言,可控核聚变在人类的理论基础上有三代路。

  第一代是氘-氚可控核聚变,也就是目前这名主播展示和口中说的DT可控核聚变,也是目前人类研究的主要路线。

  这条路线的优点是D-T聚变反应是最容易实现的核反应,需要的能量最低,也就是需要的点火温度最低,且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最低,容易控制。

  除此之外,它使用的原材料,都相对而言较为容易获得。

  比如氘,氘作为氢的同位素自然存在,且通常很容易获取。氢同位素之间大的质量差异使得将他们分离非常容易。

  这一点不像高质量的铀的同位素分离,铀的同位素分离就可以说是折腾死个人了。

  氘容易获得,另外一个氚也相对容易。

  氚也是自然存在的氢的同位素,只不过是由于其半衰期较短,只有年,所以从自然界的获取难度较高,但氚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板来制造。

  所以获取难度上相对而言也不算很困难。

  不过相对而言,DT可控核聚变也是优缺点的。

  首先是产生的中子太多,会导致反应堆材料被中子活化。

  其次是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只有20%被带电粒子携带,而剩余的大部分能量被中子带走。

  这一点限制了直接能量转化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整个反应会涉及到具有反射性的氚。

  类似于氢原子,氚原子其实也不容易被控制,在聚变的过程这种,往往也会有一部分泄露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