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那个嬷嬷是不是没答应?_农家福妻养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三个字,还是她前天教的。

  此刻,正扭扭歪歪地,躺在契书上。

  林羡也瞧见死契左下角的红章,‘临沂府靖阳县下塘村长官司之印记’,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张死契已具备法律效应。

  至于这个章,自然是沈大毛找孙泉盖的。

  知道自己骗不了后来的娘,沈大毛如实交代:“昨天傍晚,你做饭的时候,我有去村长家。”

  “……你让村长盖章,他就给你盖了?”

  “我告诉他,是你买了个下人。”

  沈大毛瞧林羡一眼,“因为你忙着做饭,就让我跑一趟。”

  林羡:“……”

  换做旁人,孙泉不会草率地盖章。

  实在是这些日子孙泉对林羡的印象很不错。

  不说林羡帮过孙家,裴老爷子还告诉他,饥荒的事,是林羡先察觉的。

  又因着林羡一人带仨孩子,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买个干活的下人,在孙泉看来,这事符合常理。

  所以,当沈大毛拿着一纸契书上门,孙泉确定买卖内容没问题,二话不说就给盖了章。

  林羡还不想占一个孩子的便宜,拿着那纸死契,与长柱说明利害关系:“你要知道,我儿子哄你把卖身契给他,也就意味着,你,还有你的子孙,将世代为沈家奴。”

  长柱闻言,扭头看沈大毛。

  沈大毛却没瞅他。

  长柱收回目光,又望向林羡,点点头。

  ——他在告诉林羡,做沈家下人是他自愿的。

  “还真是卖身契。”

  裴老爷子也看到纸上内容:“这孩子是从南边来的?”

  林羡刚点头,县城方向涌来一拨流民。

  像是有东西在后方驱赶。

  不多时,骏马的嘶叫破空而来。

  林羡也循声望去。

  流民已被赶至官道旁,几个穿铠甲的骑兵出现,其中一人高声道:“靖阳县每日收容五十名流民,今天人数已到,尔等不得聚集于城门口,违令不从者,一律按我雁峡军军法处置!”

  话音落下,再无流民敢往县城靠拢。

  沈大毛忍不住看娘。

  那些骑兵并未立即离去,也注意到官道上的牛车。

  裴老爷子见状,忙下牛车上前,主动出示自己的户籍纸,表明自己和车上的都是本县人。

  “那他呢?”

  某个骑兵指向长柱。

  蓬头散发,一看就是流民。

  裴老爷子回头,瞧着牛车旁的长柱:“这孩子,他——”

  “他是我家新买的奴仆。”

  林羡接过话茬。

  把腿上的包袱放到沈大毛怀里,林羡也下牛车,递上那张卖身契:“这孩子的爹娘忙着逃荒,把他卖给了我,我家孩子就要去学堂念书,我想着给他找个书童,因为着急搬去城里,这不,来不及拾掇就把他带出了门。”

  骑兵接过契书,又瞅瞅长柱。

  然后,示意同伴去察看。

  另一个骑兵打马上前,绕着牛车转了两圈。

  注意到车上那浓眉大眼的孩子牢牢抱着一个陶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