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五章 多点开花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攒去,我按市价给,写完了你来拍。”

  “怎,怎么个意思?哦哦!”

  赵宝钢反应过来,这是自己投资啊!

  “哎哟,您一下成金主了,有啥过分的要求没有?”

  “男主王志闻、女主江杉,别的交给你了。”

  “嘿嘿,成!”

  赵宝钢挺乐,从天掉下来一活儿,还不用愁资金,这好事哪儿找去?

  …………

  茶楼。

  许老师早早等候,一壶茶干了,见一相貌普通的男子过来。瘦,戴眼镜,笑容和蔼。

  “张导!叫我小许就好。”

  “好好,坐。”

  张梓恩,51岁,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从美术师入行,后当导演。拍过《神鞭》、《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上错花轿嫁对郎》等等。

  他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人文味道,很适合拍古装戏。

  “今天约您来呢,是有个剧本想请您过目。”

  张梓恩接过一瞧,《欢喜姻缘》,没翻,道:“你先简单讲一讲。”

  “呃,这是由五个故事组成,《李娃传》、《救风尘》、《绿牡丹》、《卖油郎独占花魁》、《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每个约五集,最后成片25集左右。”

  “都是古典小说啊,你写的剧本?”

  “对。”

  “不得了,年少有为。”

  张梓恩赞叹,对方在影视界也是一号人物了。不过他担忧,道:“闽省台已经搞了一部《三言二拍》,你这个不会有冲突么?”

  闽省台是个奇葩,热衷于由小故事组成的名著,《聊斋》79集,《三言二拍》54集,几乎囊括了内地有名有号的演员。

  “他们那个过于忠实原著,有些精彩,有些无聊。这五篇都是极具戏剧张力的,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我想把《欢喜姻缘》拍成一部古典世情剧,不光有故事,还有古代的衣食住行,民俗习惯。我觉得只有您能胜任。”

  “……”

  张梓恩颇为心动,点头道:“那好,我回去看看剧本。”

  …………

  “于大记者!”

  “哟,许老板!”

  于佳佳故意拧着腰过来,“今儿怎么有空翻我牌子?”

  “别胡说八道!咱俩除了工作关系,半毛钱私交都没有!你从哪儿来啊?”

  “紫禁城驾校,最近学车呢。”

  “那可厉害了,佩服佩服!”

  咖啡厅内,许非肃然起敬,末了道:“跟你说正事,我准备弄本杂志,约莫年底吧。大概是音乐影视方面的,想请你做主编。”

  “我一社会新闻记者,你让我当狗仔?”

  “屁!你社会记者写那么多影评?”

  “业余爱好不成么?”

  于佳佳滋溜滋溜喝着奶茶,道:“我现在三十挂零,资历雄厚,科室三把手,主任二号候选人,我干嘛当狗仔啊?”

  “一个月两千,福利另算,干不干?”

  “干!干!”

  于佳佳差点没扑过去,“你老板,你说了算。”

  “那不就完了么!”

  许非嘁了一声,“喝茶!”

  ………………

  四月份,实行六年的夏令时停止,人们终于不用再把钟调快一个小时。

  南巡讲话的影响正迅速爆发出来,政府响应积极,陆续修改、废止了一系列限制经商的文件。最后有统计,光这个就多达四百多份。

  不仅许非一家,几乎所有人都捧着报纸研究,今天又出台什么政策,有什么发财机会。

  而之前进入又撤走的,或者没进入的外国资本,一瞧中国在老大哥倒下之后,居然有如此大的魄力继续开放,哗的一下又纷纷回来。

  比十年前更激烈,更花样繁多。

  (都注意身体。)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