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四十七章 帽筒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时种下的毛病。”欧阳天说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固执,不听劝,其实他心里什么都知道,就是做不到而已,爱抽烟,爱喝酒,这烟酒伤身啊。”

  周伯斋叹口气:“最近生意是好多了,店里丁诚也是挑起大梁来了,我这一闲下来,浑身都不对劲,幸好有你爸陪我下下棋。”

  又来了!骆天就知道,自己一来,这两老的话题就会扯到生孩上面去,欧阳天把棋一和:“可不是嘛,这要是有个孩就好了,我们俩就有事情做了。”

  “嗯,深表赞同。”周伯斋说道:“头几天黄立德打电话还说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喝上你的喜酒!”

  “快了,快了。”骆天说道:“这样,我先去店里看看。”

  丁诚正在客人谈价呢,骆天进来了,就坐在一边看着,这丁诚现在可是谈价高手了,骆天满意他的表现,等客人走了,丁诚跑了过来:“天哥,我可想死你了。”

  “我肯定不会说我也想死你了。”骆天问道:“最近有没有收什么不一般的东西?”

  “有,我让周老板看过了,没有问题,不过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丁诚兴冲冲地去拿了过来。

  “帽筒?”骆天说道:“这个东西还真的少见。”

  帽筒的历史并不长,不过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算下来,也就是一五十余年历史,一开始呢,帽筒用来放帽,一开始叫官帽筒,也就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创制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得到普及,进入寻常姓家。

  后来呢,因为它的器型优美,居然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居家摆设,就连女儿出嫁的时候,也是必备的陪嫁,它包括了瓷器工艺,制式,绘画等,其实是一件综合型的瓷器类型。

  这个帽筒为传统样制,直口,筒腹、口略大于底,中空,外壁上端饰双线边纹两道,两道边纹间斜划网格纹,筒壁饰六个等距、上下相交错的海棠花式镂孔,这是为了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同时也可用于熏香除臭。筒腹花纹一面为出水芙蓉,刻法细腻,生动活泼,线条舒畅优美,颇有风荷正举的意境。

  另一面浅划折枝牡丹一朵,刀法则较随意。近底端刻双线边纹一道。胎壁上薄下厚,这一处理显然是为了增加稳固性,弥补口大底小造成的重心不稳。此器内外均着青色釉,虽因釉薄而缺乏玉质感,但釉色温润亮丽,晶亮剔透,光泽较好,积釉处尤其青莹可爱。足底无釉,呈火石红色。

  “龙泉窑制。”骆天拍了拍丁诚的肩膀:“眼光越来越好了。”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一千六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