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十七章 定陵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体——地宫。

  定陵地宫是目前十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地宫共出土各类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彩。

  定陵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诩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的26个红漆木箱。

  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800万两。陵墓建成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那里面能够启开这么多金银器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

  定际只是明十陵中的一座,明十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墓、一座监墓。共埋葬了十位皇帝、二十位皇后、二位、十余名妃嫔、一位监。

  “这些就是陪葬的十二宝了,不过说起来,陪葬的不仅仅是东西,还有人。”刘大川说道:“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人殉制了,自汉代以后,绝大多数皇帝不再杀生殉死。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遗诏,令放无的妃嫔宫女出宫。虽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均不及阖闾残暴刻毒。直到明朝,人殉的风气又死灰复燃,甚至成为了一种制。”

  骆天接道:“明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0个嫔妃,除了两个死在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祖陵墓的东西两侧外,其余38人都是殉葬而死。据史载,明朝的五个皇帝就陪进去了有近名的嫔妃,这可能是古代美女们最悲哀的事情。明代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缢、绝食,但其具体过程却鲜见于正史。1464年,明英宗临终时作出了一个决定:从他开始,废除这种制。他的继任者宪宗皇帝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所作决定的尊重。这两代皇帝对不以活人殉葬决定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画上了句号。”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