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656节_早安!三国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可这不正好吗!

  青州剧城学宫写出的农书已经慢慢流传到江东了,村落当中有知识,识得文字的老人拿了那书,也开始每天坐在树下,给各家各户的农人讲一讲。

  他们听说了更多关于种子的知识,犁地的知识,农具的知识,进一步还有水车和水渠,直至有些心思活络的人终于想到了开荒。

  江东不比江北,这里生活的人并不多,有大片的丛林不曾开垦,只要用火烧一遍,捡一捡石头,就凭江东的温暖气候,他们可以种出很多东西,不仅能填饱自己家人的肚子,说不定还有余饶!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有大胆的人这么去做了。

  人数很少,还不成气候,毕竟开荒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敢去开荒的人也是自家有牛有农具,有底气试一试的小地主。

  一岁过去,效果竟还不错,这就入了有心人的眼了。

  如果这位精通农学的使者能再改良一下开荒用的农具,江东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人尝试走出这一步。

  ——毕竟江东这几年在孙策的治理下,治安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好的。

  那些原本不敢走的路现在敢走了,原本不敢去的地方现在也敢去了,原本村庄里时时要结成义勇,夜里巡逻放哨,现在也可以只将两条大黄狗放出来,一觉睡到天亮了。

  世家因此很不高兴。

  当他们坐在树下的席子上,清清静静地喝一盏井水湃过的葡萄酒,让清风带走夏日的燥热时,他们是会感慨的:

  “如前番那般山越作乱,岂不是更好吗?贼人四处劫掠村庄,杀害县令,那些黔首自然就知道该寻谁的庇护了。”

  “黔首也是明是非的,”另一位士人就会这样应和,“三五年一个的太守,和世代居于此地的贵人,信谁不信谁,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明是非,却是不知感恩的!孙家只要打跑了贼人,他们立刻就起了这样活络的心思!要离了村子,离了礼制教化,去荒地里讨饭了!”

  “就为了那一点粮税!”

  “何其短视呀!”

  “若是刘备将孙家小儿也拘了去,江东再乱上几年,他们家破人亡时,才知道这地方缺了谁都不要紧,独独是缺不得咱们的!”

  他们就这样哀叹了一阵,直到话题自然地滑向下一个方向:

  “陆廉要走了,可备好了礼物么?”

  “那些金帛之礼,美婢美童,她都不肯要呀!只收了陆家送的一筐咸鱼!”

  “这……陆家最是精乖,他们还送了些什么?且去打探打探?”

  那筐咸鱼她原本是不想收的。

  ……奈何真的很香。

  闻起来很臭,用油煎一下吃,非常下饭。

  她准备自掏腰包来着,陆家坚决不肯,“寻常客人来我家,临走也要带些土仪回去,这一筐咸鱼,乐陵侯难道也要推辞么?”

  陆悬鱼犹犹豫豫地收下,吃了一条之后就改变主意,去吴城里转了一圈,想再买几份,装一车腌鱼回去。

  顺带一提这个主意被诸葛亮听说之后,小先生的表情就很奇妙。

  还问她除了咸鱼之外,还准备再装点什么在车上。

  ……这话说的!这一车都是咸鱼,臭翻天了!难道还能在里面藏个人吗!

  但是她转悠一圈,问咸鱼价格的事立刻被陆家的人知道了,甚至连她在市廛买点特产,被人家坑了几十文钱的事都知道了!还替她把钱追了回来!

  几十文钱加上一车的咸鱼都送了过来,顺便给她送了一个匣子。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