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第 95 章_看来还是吃太饱了[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提一缸味道酸爽滋味绵长的酸笋了。

  酸笋最为出名的吃法出在广西那边,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中那股酸酸臭臭却激人食欲的味道,便出自酸笋和酸笋汁。谢时来到古代后,还真没吃过类似螺蛳粉的东西,想来等酸笋腌制成功后,便可一试,也不知道从未受过此等滋味“熏陶”的古代人能否接受这种“臭兮兮”的美食。

  笋干和酸笋都是需要时间酿造的风味,谢时自己都还没吃上,远在福州的韩伋更是无法分享,但谢时见农户们送来的东西中不仅有春笋,林中好几种可食用菌菇等,还有几篓炭,百斤左右的柴薪,甚至还有几担磨好的米面,索性便用这些送来的米面和菌菇,以及剩下的大半春笋,做了笋粿。

  给韩伋送去的粿中,那面皮呈现奶白色的便是笋粿。笋粿算是潮汕地区的“粿”类中不太出名的,但谢时之前跟着老教授们去潮州江东镇田野间考察的时候,吃过一家当地十分有名的笋粿,此后念念不忘,每年春笋时节到了,便会做上一些。

  笋粿的皮儿是纯粹的米皮,而不掺其他的东西,因此蒸出来后,色呈如玉的乳白,吃起来柔嫩而带有嚼劲,春笋切极细与上好虾米、肉末,外加一些菌菇末同炒,填作里头的馅儿,此法取春笋和菌菇之地极鲜,挟虾米之海咸香,裹米香之淳淳,如此成就了味清而隽的笋粿。

  谢时和家丁们一起做出来的笋粿不少,若是好好存放,能放个七天左右,谢时不仅给周围亲友送去一些,更重要的是亲手做了一份小巧的,托人给福州的韩伋送去,请他一品乐县春意。不过既然都要跑一趟,单送笋粿未免过于浪费人力物力,谢时遂又给添了其余几样。

  捣碎的栀子混合糯米面做出来的褐黄栀粿,泛着植物清香,口感似年糕,沾着白糖干口吃或是裹着蛋液入锅煎,皆是无上的美味;用刨丝白萝卜蒸出来的菜头粿,晶莹剔透,清爽脆嫩,吃时切片油煎,外酥内嫩,香味扑鼻。

  至于那外皮泛着绿意的鼠壳粿虽然名字怪异,但跟“鼠”可无甚关系,而是因其取田埂中的鼠壳草熬汁混入面粉制成而得名,里头包着的是绵密清甜的绿豆沙馅,这种粿的外形跟内馅为咸豆仁的红桃粿一样,都是用专门模子印出来的三角寿桃状,象征着长寿吉祥,也代表这是献给祖先神明的祭品。

  “粿”被人称为潮汕小吃,其实这意思不尽然对,按照谢时的观察,“粿”应当是潮汕地区人们祭拜神明和祖先的祭品,当然,由于潮汕人民需要祭拜的“时节”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看起来一年四季都在做“粿”吃“粿”。

  谢时送的都是些耐放的“粿”,于是到了韩伋手中的时候,哪怕隔了两日,味道依旧未变。谢时怕韩伋和韩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