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347.秋雨朦胧,蓑衣换雨披(祝节日_我在1982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你看我找到的,这个是最大的,怎么样,是不是跟我拳头一样大?”

  “王老师你吃不吃触?触这东西肉小不好收拾,可是绝对的鲜,都说文蛤是天下第一鲜,我觉得触比文蛤还鲜呢。”

  她们向王忆展示自己的收获,黑漆漆的笑脸上表情很得意。

  农人劳作有所收获时候的那种得意。

  王忆看到大个头的拳头确实有人的拳头那么大,不过这种很少,只有一个妇女捞了这么个大的。

  另外妇女们捞上来的触不少——触是当地人对藤壶的俗称。

  这样他感动之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他走开肯定是不行的,可参与进去的话他挺害怕的:

  拳螺和藤壶生长在礁石滩最险峻处,平日里队里人都不怎么过来捞取,原因就是吃力不讨好。

  毕竟这年头渔家人没有缺海螺海贝吃的。

  王忆想了想,决定自己还是得身先士卒。

  要当领导可不能说是光给手下人好处,还得处处冲锋在前让手下人真心实意的佩服他。

  这点王向红做的很好,老支书是真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八个字刻进了自己的干部生涯中。

  王忆这人别看长得英俊帅气、文质彬彬,其实他内心还是挺要强、挺狠的,比如他以前喜欢看篮球,然后就觉得NBA里的斯蒂芬-库里最像我。

  王向红的生产队干部工作做的好,王忆心里憋着一股劲,他想干的比老支书还要好。

  于是他让妇女们先上来歇歇,说:“你们等等我,这么干不行,等我回来,我领着你们干,一定能事半功倍。”

  他撑伞顶风回到山顶门市部,自己换上雨衣又去拿了几件雨披带到岛屿后方的峭壁海域。

  妇女们正在树下避雨。

  有些人的蓑衣有年头了,经年风吹雨打缺乏保养,这会有些草叶脱落了,导致漏水,于是她们便脱下蓑衣互相帮衬着来修补。

  王忆看见后说道:“这些东西都给我,来,同志们,一件蓑衣过来换一件雨披。”

  “什么是雨披?”张盼红问道。

  其他妇女也没有听过雨披的说法,她们只见过雨衣,没有见过雨披。

  王忆把雨披发下去,一人一件,他是点了数的。

  这雨披是他最早准备的生活物资之一,农民风里来雨里去的,肯定需要雨衣雨披。

  只是他没料到今年是个大旱年,夏天的时候格外旱,以至于没什么降雨,他的雨披和雨衣也没有派上用场。

  一般来说男人用雨衣多、女人用雨披多——别着急打拳,这跟工作性质有关。

  渔家男人是要出海劳作的,海上干活最讲究一个干脆利索,所以雨衣贴身且有袖子有裤腿,不耽误海上干活。

  渔家的妇女经常收拾晒制的鱼鲞、生活中的物资,这样她们需要能在雨中保护这些物资,这样雨披宽大,穿上后就跟阿拉伯妇女们穿的的罩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