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二章 费舍尔的苦衷_华夏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王级战列舰建造周期短则两年零九个月,长则三年零三个月。不得不说。英国人生产超无畏的速度确实比德国人快多了,一方面是战舰的问题,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战舰产能的问题。)

  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英国人也懂。甚至作为曾经的地中海舰队司令。费舍尔将军也希望拥有一支全部都是精良战舰构成的强大舰队,这是任何一个海军将军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从战术角度来说也堪称最优。但是可惜的是,当费舍尔爵士坐到了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后,他就必须将自己从海军将军的位置转移到一名海军政策的制定者。而不巧的是,当费舍尔坐上了首席海军大臣的宝座上后,英国人已经失去了当年一个打n个的能力。仅仅一个德国海军就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作为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必须保证在无论战争什么时候发生,英国人都可以获得至少场面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不管实际上如何,必须在舰艇数量和吨位上压倒对手。依靠大舰队的整体力量赢得战争。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英国可能没有类似的话。但是费舍尔肯定明白类似的意思,在英国人眼中。只要德国海军不出北海,不到英国周边活动的话,那么即使无法消灭德国舰队又如何?存在舰队的理念在英国人那里一分不值!就像当年英国人对付拿破仑的庞大舰队一样,一场特拉法尔加海战后,法国人的海军其实就已经被打断了脊梁,即使有规模再庞大的舰队,不敢使用这支力量也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在费舍尔看来,如果是单舰或者小规模的舰队交战的话,单舰的素质确实会决定战争的胜负,因为小样本事件中存在着太多的偶然因素,也许一发炮弹就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负。(比如说历史上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大战胡德和乔治五世,其实德国舰队的实力不如对方,如果不是一炮把胡德的弹药库给点了,恐怕完蛋的就是德国人了,而且刚开始胡德号认错了目标,将欧根亲王当成了俾斯麦号导致了对俾斯麦的压制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在大规模交战中,这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会被降到最低,比如说小舰队交战,一艘战舰的弹药库被对方秒了,导致战斗失败,但是大规模交战中,总不能期望着对方全部战舰都被秒了吧?因为炮弹把弹药库打穿而沉没的例子有几个?所以费舍尔认为依靠超强的投射量压制对手,进而影响对方的输出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英国海军的炮弹装的炸药比较多,即就算我打不穿你,靠半穿甲弹的高比例装药我也打废了你!这就是强势海军的战略,他们不依靠超强的穿甲能力来取胜,而是通过投射量压制对方,击伤对方,进而依靠航速最终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