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后手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风雨江南第四十三章后手

  如果把襄阳城比作是一头驴子,那么一直在这头驴子左近逡巡不去的李显和五百军卒,就是一头伺机欲扑的饿狼。饿狼在驴子周围不断地游走,无非是要观察驴子的行为,等待驴子最为松懈的那一刻,用尖牙和利爪撕开驴子的胸膛。这头饿狼极具耐心和毅力,甚至十分诡诈,有时候甚至还假装消失在了驴子的视野之外,这种视觉欺骗的手段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驴子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也是在防备驴子背后的猎人掌握到狼的踪迹……

  李显就是这头饿狼的大脑,所有这些或真或假的举动,都是出自他的命令,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汉南都指挥使骆天和辖下的襄州卫、安陵右卫等万余军卒,就是襄阳城背后的猎人,李显只带着五百军卒,只要被猎人,就几乎是必死无疑,所以他才会潜伏、隐匿,不断地撤换地点。但他的目标是襄阳城,为了兼顾这个目标,所以他的撤换路线才会一直在襄阳城附近。

  饿狼伺机,等待时机。

  样的时机?

  同样的问题摆在汉南都指挥使骆天和飞翎卫新任的百户“乔山虎”面前。

  骆天当即立断,没有犹豫便立刻着安陵左卫,钟州卫派出大量的巡骑和搜索队,严密注视东江方向。因为骆天也,襄阳城城高墙厚,凭李显和他的五百士卒,要想在正常情况下拿下襄阳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既然如此,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李显的援兵,从哪里来?时候来?骆天,只要掌握了这一点,想要打败李显戳破对方的阴谋,就如同反掌观纹一般容易了。

  同样的弱点摆在“乔山虎”面前,林南自然也,李显这些人想要强攻襄阳城,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而且从李显的动作上看,他也显然不会这么做——把五百多的精锐士卒变成挂在襄阳城墙上的尸首,不是一个李显这样级别的将官会做出来的事情。那么李显在等?

  林南的视线重新又回到了鱼儿洼。

  李显放弃了柳林镇和拒马河,放弃了塔庙和黄岩,最后却在这里藏匿了起来。不,鱼儿洼十余里水泊,遍地的苇子荡,自然是十分适合潜匿的地带,但是除此之外,李显选择这里,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用意呢?在兵法伤,一举两得,一石三鸟的事情也并不少见。回想一下,李显最后是在鱼儿洼被逼现出了踪迹,并且立刻实施了转移。但如果安陵左卫的那个小队没有向北,没有凑巧巡过这里,自然也不会李显。如果是这样,李显还会不会变换地点?

  如果选择变换地点,说明李显利用鱼儿洼只是因为地理条件适合藏匿他这五百精锐。如果他选择继续藏匿,那么,他选择鱼儿洼就绝不仅仅是需要蛰伏这么简单

  林南视线缓缓向东推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