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旗帜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的,哪怕是现在罗宣弹劾错了,或者说他就是在包藏祸心,借机把自己的政敌踩上一脚,可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还是不能拿他怎么样。因为那是在他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因言获罪,拿这个理由来办他。

  何况,现在对罗宣的态度,还仅仅停留在怀疑阶段。

  可是,越是这样,启元帝心里越有些不安。积年为官,谁能浑身上下一尘不染,里外都是干净的?真要是去查,启元帝相信,凭借杜宁的手段,还是能查出一些罗宣的黑材料来的。问题是,那些东西启元帝并不关心。之所以开始让杜宁对一部尚书和堂堂的都御使展开秘密调查,归根结底是因为前几天朝堂上的那场争论,两方人马各执一词,并且牵涉了几位朝廷大员,谁也不肯让步,那态势,犹如两党相争,就在那一瞬间,刚刚平息叛乱而变得心情明朗的启元帝,一下子又陷入了另一种惶恐之中。

  天灾已过,叛乱已平,西北烽烟也渐渐消散,但是这个时候,启元帝开始担心了,失去了外面的压力,建朝内部萌生的隐患,让他失去了平常心。恍惚中,多年前登基前后的一幕幕往事,似乎一股脑地出现在了眼前。虽然最后是平和收场,但其间的刀光剑影,暗藏的血色杀机,现在想起来,仍旧让启元帝不寒而栗。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启元帝如今在位已经四十年之久,本身的年纪来说,也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岁。他的人生还剩下几度春秋,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而看看下面的皇子,也都纷纷成年,很多皇子都已经成家,身为长子的太子明仁,如今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二皇子明义,也是龙精虎猛,正当壮年……

  眼下虽说太子早立,明仁以太子身份处理政事多年,但真正的实权仍旧牢牢地把持在启元帝手中。多年以来,关于太子在东宫的埋怨之词,启元帝也多少有些耳闻,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明仁的太子当得也确实有些憋闷,身为父亲,启元帝虽然有些恼怒他言辞不检点,最终却也只能叹息一声,不作理会罢了。

  然而让启元帝烦恼的,并不仅仅是明仁,还有二皇子明义。启元帝儿子众多,而且极少庸碌之辈,相比之下,虽然明仁早登太子之位,但其余几位皇子从本身上说,也一点不比明仁差。尤其是排行第二的明义,与一辈子几乎都呆在深宫之中的明仁相比,明义在外面,尤其是军队之中,声望堪称诸皇子中排位第一。

  两次北征,都是披挂上阵,斩杀敌酋无数。便是在朝廷被动防御之时,平北将军方义山阵亡的那场战役里,率先以骑兵挽回颓势,从而保证了郭啸能够重整防御线的那支军队中,就有二皇子明义的身影。至今,在一些征北而还的老卒之中,二皇子明义都拥有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