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4章:可惜三爷是个跛子_团宠农家小糖宝苏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学。”

  “要钱不?”有人问道。

  “不要!”苏老太太笑着道:“大家都乡里乡亲的,不要钱。”

  众人俱是大喜。

  看向苏老太太的目光,都露出了感激的光芒。

  “这感情好!若是学的好,将来也好给家里添个进项。”

  “可不是嘛!咱们这可是又沾了福丫的光了……

  “就是就是!多亏了咱福丫……”

  苏老太太,“……”

  她好像是没有提小闺女的名字哈。

  苏老太太在院子里接待大柳树村的女人,古绣娘在屋子里和小糖宝商量开绣房的章程。

  说是商量,其实是古绣娘在提建议。

  因为她觉得小糖宝没什么章程,就是想提高村子里的生活水平,以及女人的家庭地位。

  “小姐仁心大度,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开绣房不比其他,急不得。”古绣娘郑重的说道:“若是单纯的教人刺绣,那倒是无所谓,可是开绣房就不同了,必须要培养一批自己的秀女。”

  “这些秀女是绣房的根基,所以,必须要和绣房签订契约,否则的话,若是秀女们生了二心,后果会相当严重的,最轻的情形是绣房关门,严重的有可能会牵连到苏家倾家荡产。”

  小糖宝,“……”

  好吧,她确信古姨没有危言耸听。

  若是绣坊承揽了某个大单子,秀女们却突然罢工了。

  到时候交不了货,可不就得倾家荡产的赔吗?

  这还是好的,若是承揽的是绣龙袍和凤袍呢?

  小糖宝摸了摸自己的小脖子,觉得还是长的结实点儿比较好。

  “古姨的意思是……我们选择有刺绣天赋的小姑娘们,签订契约?”小糖宝说道。

  古绣娘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小姐别看年纪小,真是太聪明了!

  一点就透!

  “正是这样。”古绣娘微笑着道:“若想学会真正的古氏针法,最少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一般都要四五年,甚至更长。”

  “所以,当初古氏族人的女子,都是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刺绣了。”

  “尽管如此,往往都是十多岁了,才会有少数天分极高的孩子,有资格学习飞针针法。”

  大多数的孩子,一辈子都没有资格学习飞针针法。

  小糖宝听了古绣娘的话,看了看自己胖乎乎的小爪子。

  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古姨,自己今年才四岁,还不到古氏族人学习刺绣的年龄。

  “小姐天分极高,现在就可以学习刺绣。”古绣娘说道。

  小糖宝,“……”

  古姨你会读心术吗?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村子里的小姐姐们里面,慢慢的挑选吧。”小糖宝说道:“等到发现谁有天分,我们就可以问问她,是否和我们签订契约。

  “签订契约的,我们就在她学徒期间,给她发工钱。”

  “不签订契约的,我们也可以继续教导,但是不发工钱。”

  “古姨,你觉得这样如何?”小糖宝最后问道。

  古绣娘连连点头。

  小姐真是太聪明了!

  她都没提点,自己就通透了。

  不过,又补充道:“不签订契约的,我们只教导前面的针法,后面的几种古氏针法的精髓,要作为我们秀坊的绝技和招牌,不能谁都教。”

  小糖宝想了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古氏针法说白了是古姨的。

  古姨能拿出来传授,已经是难得了。

  而且,古姨这样做,也是为了秀坊长远的利益。

  “小姐,若是能找到绣庄或是布庄,收买我们的绣品,抑或是帮我们代卖,那样的话,我们的秀坊也可以慢慢的打出去名头去。”古绣娘说道:“否则的话,我们的开秀坊若是卖不出去绣品……”

  古绣娘下面的话没有说,但是小糖宝明白,古绣娘说的是销路问题。

  诚然,销路问题,是个大问题。

  无论是自家将来的秀坊,还是村子里的这些婶子大娘们学会了刺绣之后,绣出来的绣品,只有能卖出去,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若是卖不出去,说啥都没用。

  她该去哪里找销路捏?

  听说海外的洋人,特别的喜欢原的绣品。

  若是能卖到海外去,肯定能卖大价钱!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