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 F-20回国_巴比伦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f-20的首飞,f-20的试飞工作,在紧张地展开。

  四架原型机,几乎每天都会飞上天,检测各种姓能数据是否达到了要求。

  与此同时,为了重复发挥f-5的光辉,再次实现各处开花的销售业绩,迅速投入批量生产。诺斯罗普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专门组建了生产发展中心(pdc)。集中人员进行设计,生产和装配f-20。同时,他们又采用了较多的“硬”工具,以利于转入批量生产。

  由于f-20本来就是根据f-5发展过来的,所以,试飞气动布局等方面,并不是重点,经过风洞实验,此时f-20并没有气动和飞控方面的缺陷,因此,后续加装了火控系统的验证机,才是重点。

  an/apg-67雷达,由通用公司研发,在后世,直到1983年才装机试飞,但是来自伊拉克的订单大大刺激了他们,早在f-20开始首飞的时候,这种雷达已经装到了c-54技术验证机上,而在第四架原型机上,已经将配重用的铅块拿去,换上了这种雷达,接到了1553b数据总线上。

  虽然说出口的时候,需要开放武器接口,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此时所有的美军飞机,都是按照通用的1553b数据总线来研制的。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飞机机载电子系统没有标准的通用数据通道,各个电子设备单元之间连接往往需要大量的电缆。在开始的时候,还不成什么问题,但是后来,随着机载电子系统的不断复杂化,这种通信方式所用的电缆将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和重量,而且对传输线的定义和测试也较为复杂,费用较高。而且无法达到通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开发出标准的信号多路传输系统,并于1973年公布了mil-std-1553标准。1973年的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成为了未来军机将采用的技术,它是一种集中式的时分串行总线,具有分布处理、集中控制和实时响应的特点。

  这就好比电话,电话线的电缆里面有许多根导线,每次通话,都会随着不同的用户之间使用不同的电话线,导致通信线路庞大,但是,采用相同的tcp/ip协议之后,只用一根网线,就可以与全世界联系。

  所以,给伊拉克开放武器接口,只需要开放其中的武器艹控内部代码就可以,相比把c801导弹挂载在幻影f1上,把马特拉530导弹挂在f-20上的难度要小得多,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总线标准。

  而c801,需要修改它的控制软件,这工作量,就不可同曰而语了。

  梁老带领的专家队伍,一直都在伊拉克的巴士拉空军基地,和约瑟夫率领的小组一起,攻克把c801挂载在幻影f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