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洪武帝的怒火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几日淮北又出了雪灾,救灾又是一笔开销。你刚才也说了,宝钞代表着朝廷的信誉。只要朝廷有信誉,宝钞就有价值!如今我大明如日东升,在北伐战场上又连战连捷。老百姓不会不信任朝廷,也不会不相信朝廷发行的宝钞。”洪武帝有些想当然。他始终是穷苦人家出身,没做过生意见识有限。更不可能拥有一颗经济学家的头脑。且他这人的性格中带着刚愎自用的缺点。

  刘伯温终于开口:“圣上。朝中的官员总说御史台的官员只知空谈。今日臣这个御史中丞只拿数字说话。臣向南方五省派出了御史调查宝钞在民间流通的状况。朝廷规定的兑换牌价是一贯宝钞兑换一贯铜钱、一两银子。可实际上,两广在民间的兑换牌价是二十贯宝钞兑换一贯铜钱!两淮一带情况好一些,却也是十二贯宝钞兑换一贯铜钱!甚至有些粮店、商铺根本不收宝钞。”

  洪武帝用手狠狠的一拍龙椅:“他们大胆!洪武宝钞是朝廷法定的货币!他们敢不认一兑一的牌价就是谋反!”

  刘伯温苦笑一声:“圣上,谋反是诛三族的大罪。难道您要杀光南方五省的百姓么?自古就是法不责众。不信任宝钞的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而是数千万人!故而,臣赞同丞相的说法,停止滥印宝钞势在必行。且臣建议,已经在民间流通的宝钞,朝廷应适当的以铜钱回购。让宝钞的信誉慢慢回升。”

  胡惟庸的话更重,他道:“臣亦认为加印宝钞一事断不可行。相比于薄薄的一张纸,老百姓还是更相信拿在手里的铜钱、碎银。臣说句犯忌讳的话,伪元之所以灭亡,有一部原因就是伪元朝廷滥发纸币,强制收走百姓手中的金银。请圣上以史为鉴。需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洪武帝盛怒之下还保存着一丝理智。他心里其实觉得四位大臣说的有几分道理。可他身为皇帝又不能向臣子认错。他只得发了句牢骚:“罢了,就遵从左丞相、中书左丞、御史中丞、太常寺卿四位的旨意,加印宝钞之事到此为止吧!”

  说完洪武帝耍起了脾气,直接中断了谨身殿的议事,气呼呼的起驾去了坤宁宫。

  洪武帝一进坤宁宫,马皇后就察觉了他脸上的怒色。马皇后吩咐一众内侍、宫女:“你们都下去吧。”

  马皇后问:“圣上,怎么了?”

  洪武帝怒道:“怎么了?呵,真是稀奇啊。从来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汪广洋,刚才竟站到了一起抗朕的旨!”

  洪武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了马皇后听。

  马皇后听后,劝洪武帝道:“圣上,您是一国之君不假。可一国之君也要听取臣子们正确的建议啊!大唐贞观年间之所以国富民强,是因为唐太宗身边有房玄龄。自古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臣妾听了您刚才说所,倒是替您感到高兴。因为朝廷里的四位重臣不是逢君之恶的奸臣,而是敢于直言劝谏的忠臣!”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