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皇长孙薨逝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

  史书载。洪武十五年,朱雄英薨逝,年八岁,以皇嫡长孙循皇子例,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

  皇长孙的离世对朱明皇族打击很大。洪武帝伤心欲绝、马皇后因悲痛过度肺疾加重。太子朱标三年内先丧爱妻,再丧爱子,更是阴郁成疾。

  第二天夜里,洪武帝跟马皇后来到朱雄英灵前。

  马皇后对洪武帝说:“圣上,答应臣妾,英儿的四七之内,您不要再杀人了,好么?”洪武帝一愣,随后道:“好,朕答应你。”

  洪武帝对马皇后作出了允诺,可第二天毛骧便让洪武帝下不来台!

  洪武帝虽然悲伤,却依旧要承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每日上朝、处理政务如故。

  这日洪武帝正在谨身殿内批阅奏章。都督毛骧请求觐见。

  洪武帝头也不抬的问:“什么事?”

  毛骧道:“启禀圣上,户部郎中李嘉屡屡上折妄言误国。臣已查实,此人乃胡党无疑!今早臣已将其处死。”

  李嘉是户部河北清吏司郎中,最近上了三道折子劝谏洪武帝削减北平方面的军费,惹得洪武帝不悦。毛骧多会察言观色的人?立马给李嘉扣上了一顶胡惟庸党羽的帽子。晚上抓了人,第二天连午时都不等,直接就给杀了。

  洪武帝眉头一皱:“谁让你杀他的?”

  毛骧道:“圣上,李嘉是铁杆的胡党,证据确凿。洪武十三年您就有明旨,凡正四品以下胡惟庸党羽,一经查实无须请旨,亲军都尉府可将其就地正法!”

  洪武帝抬头瞪了毛骧一眼:“哦,是么?你先下去吧。”

  毛骧走后,太子朱标抱病前来给洪武帝送通政使司整理的折子。自洪武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之后,需要亲自处理的政务增加了两三倍。即便洪武帝宵衣旰食,还是忙不过来。太子朱标成了他最信任的帮手。

  朱标道:“父皇,这十几份折子里,最重要的是山东布政使请求疏导运河折。今年夏运河阻塞,朝廷拨给北方的军粮无法从水路起运,走陆路费时费力。”

  洪武帝道:“嗯,朕这就批这道折子。”

  洪武帝突然问了朱标一个敏感的问题:“你觉得毛骧的权势是不是过大了?”

  朱标一愣,随后说了一句大实话:“父皇,满朝文武,除了儿臣和几位皇子,如今人人惧怕毛骧!即便是公爵、侯爵见到毛骧也要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各省三司进京述职,见完圣上和儿臣,立马就要去拜会毛骧。生怕在毛骧面前失礼,导致丢了乌纱甚至脑袋!毛骧的权势虽不及当年的胡惟庸,却也称得上百官谈之色变四个字。”

  洪武帝问:“朕的一个家奴头子而已,百官心中没鬼为何要怕他?”

  有些话也就朱标这个太子敢跟洪武帝说:“父皇,洪武十三年,您将追查胡惟庸党羽的差事交予了他。如今谁得罪了毛骧,谁就会变成胡党,谁就会掉脑袋。有生杀大权在手,官员们自然都怕他。”

  洪武帝心中暗道:看来毛骧已经呈尾大不掉之势了。

  片刻后,洪武帝道:“亲军都尉府不能让毛骧一家独大。既然朕能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就一样能对亲军都尉府进行改制。”

  当天夜里,一名传旨太监来到了常歌府上。

  常歌大为惊讶。自洪武十三年他丁忧开始,他就再也没有接到过洪武帝的圣旨。

  传旨太监道:“上谕,着仪鸾司大使常歌明日乾清宫上朝。”

  常歌跪倒叩首:“微臣遵旨。”

  传旨太监走后,宋盼儿问常歌:“圣上怎么忽然让你上早朝了?这是福是祸啊?”

  常歌道:“不清楚。是福是祸,明日早朝便知。”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