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_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在街上晃荡的还有宰相公子谭墨闲。

  宰相府的人早就撤走了,谭墨闲趁家里人不注意又折了回来。

  此时他大步走在御街上,摇着一把折扇轻轻。

  路上的人们都在往城门逃跑,只有他谭公子,仿佛逛庙会一样在街上来来晃晃。

  脱落了红漆的柱子,散落一地的桃花,残碎的碧绿琉璃,在谭墨闲看来都漂亮极了。

  于是他扶起教坊姹紫嫣红的锦旗,避开逃难的人们,悠然自得的念道: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这是首描绘东京繁华的词。

  昔日的才子们呀,都喜欢夸耀东京城的繁盛,其中当属这首《望海潮》最佳,当年传遍大街小巷,人人能吟能唱,人人都为自己住在这么好的一个地方而高兴。

  而今,大家却都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鬼地方。

  但是谭墨闲才不管这些呢,他像平常一样晃到自己最喜欢去的那个小酒馆,掌柜小二自是早就不在了,桌椅板凳也乱作一团。

  跨过被掀倒的桌子,来到柜台前。真好,青酒还剩下半瓢。谭墨闲一饮而尽,开开心心的继续唱到: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喝了酒就该逛窑子了。谭墨闲摇摇晃晃来到凤鸣楼,结果大失所望。

  他还期待着哪个绝世佳人有胆色在这破败之中“教坊犹奏离别歌”呢。

  结果却是个人去楼空。那样美的女子呀,果然只在李煜的词里才有。

  忽的,谭墨闲注意到凤鸣楼下有个孩子,抱着把破琴,哭得可伤心了。

  凑上前去,虽然哭了个花猫脸,但依稀还能看出眉目清秀的样子。

  谭墨闲见他抱着破琴,又对着凤鸣楼哭,便猜是个会弹琴的小倌,大概是没了出路才哭成这样。哎,自己若是让他弹琴也不知肯不肯。

  “你这孩子,哭什么呀?”

  “呜呜,我才上了趟山,回来怎么就成这样了……呜呜……”小孩哭得伤心极了,好像如果他不上山这东京城就会没事一样。

  谭墨闲见这孩子好玩,笑道,“反正东京城也完蛋了,你闲着也是闲着,给我弹个曲儿,我请你喝壶酒怎么样?”

  “可是我不会弹曲啊……”

  “你不会弹琴会干啥?”

  “我、我觉得好伤心啊……”

  谭墨闲和这孩子聊着,就觉得他说话带江南口音,便问道,“你不是京城人?”

  孩子点头说道,“我是江宁人。”

  天色虽然已经很晚了,几处战争燃起的火光却使整座京城明明灭灭,汴河波光粼粼,映出白玉一般的月牙和朱红色的桥。恍惚间,却如去年夏季的花灯会。

  谭墨闲悠然说道,“既然你是外地来的,那我自然该尽尽地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