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章 出奇制胜_辽东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于伟良的血书,张恪是越感到奇怪,按理说于伟良要求救,上面有总兵,巡抚,经略,甚至是朝廷,怎么也找不到不在战区的总兵!

  不过于伟良出身广宁,又和自己在联手作战,是一起扛枪的兄弟,绝对不能不管。

  “把送信的士兵叫过来,我要好好问问。”

  马彪转身离去,不多时带来一个黑瘦的年轻人,身上的鸳鸯战袄破旧不堪,有几处黑色的斑块,明显是血痕。进来之后,跪在门口砰砰磕头,放声大哭。

  “救救我家大人吧,求求您大慈悲啊!”

  “身为军人流血不流泪,先把事情说清楚,前面的战局到底如何?”

  士兵擦抹一下眼泪,把他所知的都告sù了张恪。

  “我家于大人在二月六号接到经略指令,准备光复抚顺。于大人以为冒然出战胜算不大,就上书巡抚洪大人,想要洪大人代为周旋,可是洪大人已经奉调入京,新来的巡抚杨涟刚到任,就巡视奉集堡和沈阳等地,督促人马动攻击。于大人没法违抗,只能领兵在二月十六号攻击抚顺的建奴。”

  “糊涂!”张恪拳头狠狠砸在了红木桌案上,震得壶碗乱撞,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杨涟和袁应泰叫道面前,痛骂一顿!

  以明军的状态,根本没有反攻的本钱,能守住地盘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即便打下抚顺,面对老奴不停的骚扰,也是易攻难守,搞不好就会重蹈萨尔浒的覆辙。

  张恪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东林党,从袁应泰和杨涟的举动来看,应该是山西的案子让他们损失惨重,天下群情激奋,东林最看重的节操蒙尘。他们不得不利用辽东战局转移焦点,甚至替他们加分!

  从东林党的立场来看,或许是一步解套的妙棋。可是对于大明来说,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于大人如何攻打抚顺,为何又被包围了?”

  “启禀大人,于大人率领五千士兵,携带二十门红衣大炮,在二月十七号赶到抚顺城下,趁着夜色动攻击。抚顺城中守军极少,半夜时分就杀入城中。光复抚顺。于大人急忙向经抚报捷,可是转过天侦察到两万多建奴向抚顺杀来。于大人急忙向巡抚杨涟上报,杨涟没有增派人马,只是严令于大人死守……”

  士兵越说越悲痛,喘着粗气说道:“鞑子猛攻抚顺,于大人率领弟兄奋死力战三天,孤立无援,连一个援兵没有,于大人不得不选派夜不收突围。向各处求援。”

  负责执掌文书的杜擎在张恪身边一直听着,奉集堡血战的场景历历在目,太阳穴上的青筋崩了起来。

  “从二月十七号算起,现在差不多十天了。我们远水不解近渴,怕是于兄弟已经一命归天!”

  杜擎眼角挂着伤心泪,愤然说道:“大人,我们要给于大人报仇!”

  “别忙。那小子死不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