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七章 奉旨南下_辽东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朱在建立大明的时候,就颁布了十五个不征之国,朝鲜,倭国,琉球全都名列其中。经过了两百多年,地区的格局已经变化,可是老朱的规矩还是颠扑不破的祖制!

  当然若是天启在位,他最多装糊涂,然后让魏忠贤以他的名义下旨,什么问题都没了。可是换成了崇祯,那是万万走不过这道坎儿的。

  周廷儒这时候站了起来,冲着崇祯说道:“启奏陛下,我大明仁人爱民,恩及四海,藩属之邦,无不称颂。如今安东王骤然兴起大兵,跨海征杀倭国,劳民伤财不说,还有损大明声誉,招致天下非议。臣斗胆建言,应该令安东王退兵,全力绞杀流寇,才是正途。”

  周廷儒虽然是次辅,但是他的圣眷和威望都在成基命之上,至于三辅温体仁,当初廷推大学士的时候,周廷儒和温体仁就联手对付过钱谦益,算是一个战壕的朋友,入阁之后,温体仁处处听从周廷儒的安排,宛如书吏一般。

  因此首辅和次辅态度一致,又有祖制的大帽子,崇祯一下子犯了踌躇。

  他之所以倾向张恪的方案,有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崇祯最好面子,有着极强的功利心。

  从登基以来,他就以圣君自诩,可是朝局非但没有好起来,还越发糟糕,如今更是连祖陵都被烧了。

  崇祯迫切需要证明自己还是个明君,什么方法最有效呢,那就是开疆拓土!

  哪怕是抢占几个海上的孤岛,也算是拓土有功,他就能摆脱不肖子孙的恶名了。想法虽好,可是违背祖制的风险同样极大。若是支持张恪的海外作战,再弄得内忧外患,圣君做不成。可就成了亡国的昏君了!

  在崇祯的心中,皇帝就应该是永远英明,什么好事情都是他的,什么坏事都是别人的。不承担皇帝的责任,却要作响皇帝的权力和威望……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

  大殿之中,格外的压抑,崇祯不说话,周廷儒躬身站在那里,腰都几乎断裂,额头冒出了冷汗。

  几乎撑不住了。崇祯无力地摆摆手。

  “你们都下去吧。”

  三位大学士出来之后,冷风一吹,成基命突然打了个喷嚏。

  “哎,老夫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早晚有撞不动的时候,周阁老,温阁老,以后内阁的担子还要你们挑起来啊!”

  “元翁太客气了。大明可离不开您啊!”周廷儒嘴上客气着,可是心中颇不以为然,你个老而无用的东西早就该走了。

  “元翁,温阁老。如今情形很明白,张恪有心染指海外,以我之见,无非想积蓄实力。做一个海外天子,武夫的野心可不能小觑。我们总领百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为祖宗的江山用心,万万不能纵容违背祖制的事情。”

  几句话,等于是给此事定下了调子,周廷儒思忖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