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厮杀得胜_王牌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者大赚特赚的背景下,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些值得同情。

  然而这是否喻示着米高梅收购案的最后结果,即DD胜,索尼败呢?针对这一点,索尼影业联席主席、哥伦比亚影业负责热艾米.帕斯卡称这一结论‘非常荒谬’。这位好莱坞女强人表示,《宿醉》的成功不会改变基本格局,哥伦比亚和索尼依旧是好莱坞目前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实力强劲,有助于复兴米高梅的品牌,对这一具有优秀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伟大公司是最负责任的接手人选。而DD影业在《宿醉》上的成功,也并不能让它们忽视这一巨大差距。她表示索尼为首的国际财团仍然非常有信心拿下最后的胜果。

  帕斯卡是否过于乐观我们并不知情,但随着DD影业在《社交网络》、《宿醉》上的连番成功,在2005年仅仅过去4个月的时候,已经在全球攫取了6亿票房。随着《社交网络》在各大票仓国家的全面上映,以及《宿醉》的票房快速累计,这一数字还可能出现大幅上扬。所以收购案胜利的天平究竟会不会偏爱更加庞大的索尼,实在是个未知之数。”

  《华尔街日报》难得如此重视一部新电影的票房成绩。并且还做了大篇幅的分析报导。这当然和即将水落石出的米高梅收购案有关――事实上,《华尔街日报》这种在金融资本领域根深蒂固的媒体,其实已经嗅到了一些味道――只是要说能够推断出结果还有些不足。但显然,他们的报导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一种风向标。

  这一次,DD影业也许真的能够实现自己不可思议的目标。

  虽然DD影业在宣布将竟逐收购米高梅的消息后。消息不断,声势越来越大,但其实在很多人的眼里,索尼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偏见潜藏于内心深处,不会在各种分析、各种预估、各种猜测中公然出现。但它就是这样被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

  将一个好莱坞七大级别的制片厂出售给他们的小弟――一家独立制片厂,多多少少有些违逆传统。索尼在媒体内容领域攻城略地,气势逼人,背后杵着索尼这个大财团的同时,还联合得州太平洋这种体量巨大的私人股本公司。两者之间的战争,怎么看都像是蚂蚁和大象在决战。

  蚂蚁能够胜过大象么?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可能性属于小概率事件――近乎不存在。

  《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中透露出的犹疑,却实在撼动了不少人的心绪――也许,DD影业的蓬勃生机让米高梅有所动心。尽管他们将卖掉这间公司,但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当然还是希望米高梅能够在被收购后发展的更好。此外,债权人的意见也至关重要,DD影业的营收足够有说服力。

  结果即将揭晓之前,这种猜测就变得越来越密集和耸人听闻。

  关于科克遇到各种身份的公关说客的猜测也常常见诸报端,从电影业同仁到政界人士,从新闻主编到知名游说公司,从艳后伊丽莎白.泰勒到前任007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所有可能的人选都被猜测报道过一遍,甚至他们各自的立场也都活灵活现。

  “真真假假吧。”

  布莱德利.库珀也是个八卦爱好者,他们正要出席东方影院的一场映后见会面,近水楼台的布莱德利忍不住问起沸反盈天的新闻报道。

  DD影业的片头在大荧幕上出现,两个人一左一右出现,尽管面目不清,但左边人物显著的马龙.白兰度风格的形象,还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感受,右边人物则是个机器人形象,代表的是未来。两个小人靠近之后,各自伸出一只手,弯下腰――这是“欢迎观看”的意思,然后我们迅速变化成两个毗邻的字幕“D”,形成DD影业的logo“DD”。

  电影开始了。(未完待续。)

  PS:第一更,求推荐。

  昨天晚上那个第一更本来是今天凌晨发的,按错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