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去国外学钻木取火?_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师在讲着,朱列也在认真的听。

  但越听下去,他就越惊讶,因为标题上写的80%的燃烧效率,竟然是真的。

  利用膜喷技术,可以让燃油以更小的颗粒喷出来,这样就增加了其与空气的接触,让它的燃油效率得到大幅地提升。

  而利用膜吸技术,将之前燃烧不充分的燃油在经过后燃烧室时,再次被吸回来,进行二次利用。

  借助这样的二次增幅,理论上真的就可以达到增强燃油燃烧效率的功效,达到80%的燃烧率完全是有可能的。

  虽然导师讲的只是大体原理,还有很多细节技术实现因为PPT篇幅的限制或者也可能出于一些保密性没有展示出来,但朱列已经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价值。

  仅就这项技术里面包含的知识点和创新项,别说他们整个团队的毕设和毕业论文,就算是去顶级期刊上发表个十篇八篇论文都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必然会在学界产生轰动效应的影响。

  整个听完,所有人都有一种醍醐灌顶、酣畅淋漓的感觉,仿佛受到了一次洗礼一般。

  “导师,这是你最新的研究成果吗?”有师兄说话都有些不连贯地问道。

  导师摇摇头:“这不是我的研究成果,而是这次项目的任务。

  我喊你们来就是要给你们分配事情,协助我完成很多类似这样的知识解读。

  类似这种水准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我这边还有十几个,都是文档资料,我花了几天时间解读理解出来了一个。

  但学校给的时间很紧,所以需要你们协助我一起来完成。

  当然,我知道现在快放暑假,你们好多人都计划要回去。

  不过你们要是愿意多留半个月帮着把这块内容解读完,上面一些非核心创新点,允许你们以后用作自己论文和毕设的课题。

  留不留不强求,你们自己定。”

  “我要留。”

  “我也要留。”

  “我很想看下这么新奇的思路是怎么实现的。”

  所有人的意见几乎都很一致,要留。

  和探索领域新知识,短时间就可以在学术上形成重大提高相比,多留半个月真的是无足轻重。

  “导师,我能问一下吗,这些知识解读是哪里分配的啊?”朱列这时发出这样疑问,也正是所有人的疑问。

  导师点点头,道:“是航发研究院安排给各高校的,我们拿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航发研究院。”朱列念了一句,如果不出国,他们未来的工作单位很大可能就是航发研究院下属的606所、608所这样的单位。

  他对这些单位以往的传统认知都是相比国际先进水平是非常落后的,也就是在刚起步阶段,所以他更想追求的是国外那些更高端更先进的技术。

  但今天看来,如果航发研究院的知识技术体系都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那自己所谓去国外了解和学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