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商事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什么玩笑,高人才能饮用的茶水,怎可更换,日后岂不是少了许多谈资见识?

  自怀中取出一只小巧的木盒子,双手恭敬地递上:“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先生笑纳。”

  跪在矮榻边缘的巧儿,立即起身接过盒子递给潘阳。

  打开盒子,却是一张礼品清单:有上好的蜀锦、高档的毛笔、松烟墨。最贵重的是一套青铜酒具,看来这邓家还真舍得下本钱啊。

  将礼盒交给巧儿收好,“邓二掌柜客气了,却之不恭,多谢馈赠。”潘阳很潇洒的收下礼物,抬手示意邓二掌柜饮茶。礼下于人必然有求于人,何况还知道他为何送礼,也就不做客气。

  商事谈判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每月二百刀却是不可。”

  “吾家在南阳的总店可以销售得出二百刀。”

  “首月可销售二百刀,次月如何?第三个月呢?”

  “我邓家本钱足够,不怕略有积压。”

  “非是怕你邓家积压存货,却是有个缘由要与你分说明白。”

  “经过近一年的讯息回馈,吾已详细测算过,这南阳及其周边辐射市场的饱和度。每月耗纸仅为三百刀有余,目前投入市场的纸张,乃吾村在控制,具体数量不便告知。”

  “这却是为何?”邓二掌柜有些急切的问道,他听不懂什么叫市场的饱和度,更想知道为什么要控制纸张投入。

  潘阳不紧不慢饮一口茶:“仅以南阳为例,设若吾等,每月在南阳市面投入白纸三百余刀,各大户家中连续购买几月后便不缺纸了,甚至还有结余。由是,即便到月底,各家亦不会着急,因为即将有新入市的纸张可供购买。

  且定会有多个大户人家,不急于购买,因为货源充足,不必着急,或可等着降价再买。如此,商家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积压。

  有本钱较小的商家,此时一定会以同业行会规定的价格下限出货,以求盘活资金。

  市场货物不缺,价格就会逐步降低。市场价格最终会反馈到吾等生产作坊。若不降价,作坊便会积压产品,或减少产量,最终影响收益。”

  “反之,供应市场的货品,始终处于略微缺货状态。犹如总有人饭食不饱,自然时时处于抢食之中。吾等作坊也不必盲目扩大或缩减产量。岂不是保证了既得了利益,还有发展余地,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邓二掌柜听罢,直若雷击,半晌做声不得。做了半辈子生意,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货物卖少了反而挣钱多了。直接颠覆了前半辈子做生意的观念。只以为‘物以稀为贵’是指货物稀少了,价格就可以涨起来了,例如灾荒年间的粮食涨价,就是囤积居奇的惯例,几乎是每个粮商必备的职业技能。却从没想过,平常时节,也可以人为控制货物的供应量,造成货物稀缺,从而提高价格。

  原来“物以稀为贵”还可如此解读。此等商贾做法,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真正是大开眼界。

  这潘先生对人心、人性的把握,直达匪夷所思之的地步。一时间邓二掌柜看着对面的潘先生,不敢直视,只惊为天人,若愿意收徒,二掌柜恨不得立即跪下顶礼膜拜。

  最终,潘阳与邓家铺子约定,年内每月发货给邓家一百刀纸。若想获得更多供货量,须得转过这个年,唐村与各固定商家,都是每年年底签署次年的合约,且事先收取货品定金的,这个时节确是不好改变。

  这个供应量已经比邓家铺子以往,不定时的可以取得三五十刀的供货量,有了天壤之别。即便如此,至少有三四家散货商人无货可拿了,毕竟唐村向市场供货的数量是有定数的。

  邓家二掌柜嘴上说着没有完成掌柜的交代的事项,心中的喜悦却无法言表,告辞后立即回去禀报掌柜大妇。

  潘阳只要求掌柜大妇与二掌柜,若与村中造纸作坊的东家唐豕签固定合约,须缴纳相当数量的定金,姑母听罢禀报后,痛快表示绝无异议。

  【作者题外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三国,我只想写一篇不一样的三国,略微有些意淫,却是心中期盼三国的样子。希望你也喜欢。如果喜欢请送上几朵鲜花,来几枚银币,您的鼓励与打赏,才是我写作的真正动力。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