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鹿门书院见闻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境地。

  黄承彦只觉得眼前被打开了一扇五彩缤纷的大门,迷幻而玄妙,深陷其中几不能自拔,碍于年纪与身份,不便当场求教罢了。

  其后私下对庞德公言:本以为墨家学说已被我黄氏精研,天下无出吾之臂右者,不料听罢此子言传,始知营造学问,渊深似海,方信天外有天。吾辈何其鼠目寸光,真真井底之蛙是也。

  此后几日,潘阳在庞统、徐庶与庞山民的陪同下,游览了书院四周狮子、香炉、霸王、李家诸山,还兴致勃勃地驾舟,到与鹿门山隔江相望的岘山去游览了一遭。

  庞统与徐庶对跟在潘阳身边的护卫很感兴趣。这四个护卫每两人轮值一日,终日背负滕盾,盾下藏着单兵弩,弩具已上弦,随时可以铰弦器张开弩臂击发。腰间左挎环首刀,右别箭矢囊。但凡走出书院,不得潘阳授意,绝不离开其五步,不肯有丝毫懈怠。庞统曾问唐牢为何如此谨慎?答曰;先生若有半点损伤,护卫将不为族人接纳,族长亦将逐其出家族。问为何如此?唐牢笑而视之绝口不答。徐庶再问其他三人,俱如此。

  这一日夕食之后,兴儿伺候潘阳洗漱完毕,却磨磨蹭蹭地不肯离去,潘阳知其有事,便招至近前询问缘由。兴儿期期艾艾总算说明缘由,原来却是他与三个学子,在这鹿门书院中听了几日课,觉得甚是无趣。几位博士授课,只是在钻研陈竹旧简,咬文爵字。虽然其学问高深,却感受不到半点用处,全无先生讲的那般实用。

  潘阳也听过书院两天课,感觉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与后世完全就是两种形式。比如同是讲解《左传》中的一篇传记,潘阳会旁征博引,讲一些传记之外故事,以加深学子们对这篇传记的记忆,还可以顺势拓展一些知识面。教学同时,会将传记中所隐含的一些寓意或者道理讲解给学子们听。再启发学子自行深入思考,是否能够得出其他的见解,要求学子们对不同的见解予以讨论,以检验其合理性或可能性,这种授课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子们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能力。

  学院的博士,仅将传记中的生字词或隐喻或明示的典故教授明白,隐含的寓意或道理却不进行深入讲解。毕竟他们的先生也是这样教他们的。接下来布置的学业便是背诵,抄写。如此教育的理念便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唐村学子自然不喜欢。

  潘阳打发兴儿离去,心头不免有些沮丧,唐村学子内心不愿意接受鹿门书院,即使潘阳勉强其留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幸好自己还没有开口,否则真是一个尴尬的事情。然而潘阳的潜意识却又希望是这个结果,真是有些说不清楚。

  潘阳决定还是当面问问几位学子,有没有愿意留下在学习的?毕竟在鹿门书院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