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博望之战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豫山,豫山右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森林,名叫安林。两者之间的高坡,名叫博望坡,博望坡侧的道路极为狭窄,这样的地势,采用火攻可能会有效果。

  当即下令:“将辎重全部扔掉,甲胄扔掉一部分,轻装赶路。”

  传令兵勒转马就走,刘备又赶忙叫住他:“就说本将军有破敌良策,敌兵很少,不足为惧。众将士须严格听从号令,违令者立斩不赦。”

  夏侯惇追上来的时候,只见满地的鼓吹、戈矛、甲胄、锣鼓等军中用具。心中暗道:这刘备竖子虽然骁勇,但统辖的毕竟是刘表拨给他的乌合之众,没有见惯阵仗。这次斩获刘备,我夏侯惇的声名恐怕要暴涨,刘备毕竟久负盛名,若趁此大胜之威,却可折损几个敢于笑话自家的人。

  自从初平四年征讨吕布,被射瞎了一只眼睛以来,军中就一直有人称呼其为“盲夏侯”,据说连主公的儿子曹植和身边那些著名的文士们,在邺城西园里一起谈笑时,也这么称呼自己,只能干生气。

  “夏侯将军,”李典劝道,“刘备久经战阵,狡猾多端,抛弃辎重甲胄,恐怕有诈,而且前面道路狭窄,草木幽深,万一有伏兵,我们就会全军覆没,不如先派探马察看一番,再作计较。”

  夏侯惇不屑道:“李将军胆怯吗?刘备率领一群乌合之众,本想偷袭宛城,见吾等发兵,转身便欲逃遁,若胆怯,可率步兵在后,我自率骑兵追击。”

  李典摇头道:“主公派我辅佐将军,就是知道将军勇悍有余,却容易冲动,请将军三思。”

  夏侯惇长笑道:“阵前勇悍,总强于胆怯,不必多言。”转身吩咐侍卫,“疾传令,随我来。”说着纵马提槊,向博望坡前奔去。两千马队紧跟其后,闪电般冲入安林之中。

  安林中一片静谧,夕阳照在豫山和安林之上,铺上了一层金光,到处是一片自然宁静的气氛。夏侯惇开始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欲下令回师,又怕被李典笑话。再一想,刘备仅有三千人,就算有诡计,也未必能占多大便宜。

  正是犹豫不决之际,突然鼓声大震,数不清的旌旗自豫山上升起,紧接着,山上如梦幻一般,涌起了大队士卒,每个人都手挽强弩。

  夏侯惇大惊,尚未传令,只听得四面突然都是喊声,同时弓弦声乱糟糟地响成一片,乱箭如飞虻般从山上飞扑而下。

  好在身边的贴身侍卫手脚快,蜂拥而上,盾牌手像铁桶一样,围住了夏侯惇。

  强压惊慌,夏侯惇大吼道:“刘备竖子,不过就是这点花招罢了,传令下去,向树林方向撤退,等他们箭矢射尽,我们围住山头,困死他们。”

  安林笔直的树木密密麻麻,在林子里走路,随时都会撞上树,何况奔逃?在夏侯惇的命令下,曹军士卒们跌跌撞撞地纷纷跑向安林深处躲避,徒卒还好一些,骑兵尤其不适合在林间活动,不时有马匹被树林枝蔓绊倒,士卒从马上栽下。

  虽然离山头越远,箭矢离他们的距离也越远,但在林中奔驰的不便,更让曹军大为狼狈。

  刘备步兵强弩手分批伫立山坡之上,轮流向曹军的马队射击。夏侯惇大吼道:“全部下马,盾牌手向前,挡住箭矢。弓弩手在后回射,长矛手殿后。”

  话音刚落,安林的另一边突然呼地一声,一团团大火球从林子另一面滚来。霎时间火光笼罩了曹兵。浓烟冲天而起,林子里不断响起士卒的哀号。

  困难时刻,李典指挥人马前来接应,阻住刘备军士弩箭势头,救出了夏侯惇。而刘备由于兵力太少,不得已选择了退军。

  刘备基于目前形式判断,袁绍新丧,其三子不和。曹操必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自己,荆州与江东,足可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若无曹操压力,刘表绝不愿再北伐,中原南部便可有数年安定,此刻撤兵正是良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