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村中修路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需维修工具与运输车辆,同样得到此待遇。

  依照潘阳规划,沿着环村小溪建设之作坊,门前必须修筑一条宽阔大道。平日为街道,有战事时可作为运输通道使用。

  按照乡老们的谋划,村外需将原有通往十几里以外码头的道路,加宽修筑平整结实。

  潘阳为这两条道路,设计了宽度一丈、厚度约一尺半的结构层,拟采用熟石灰、黄土以及从小溪中挖取的砂砾石做筑路材料,预计道路通畅后,可保证十年内无需大量修补。

  唐豕及各位村老听罢规划与设计,无不欢欣鼓舞。

  “如此一来,村民外出往返均省时省力不少。”唐六爷在憧憬着道路修好后情景。

  “村中产出的商货,运往南乡与淇水镇上愈加便捷。”老管家唐富也来凑趣儿。

  “不仅仅如此,道路若修建结实,自襄阳购买铁料却方便许多。”唐八爷想的更具体些。

  唐豕对以上种种皆有设想,听到众人言论,频频点头表示赞成,道路修建通畅,对村中日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日后潘阳依据众人表示赞同的道路方案,验算出详细的材料、人工、畜力及钱粮耗用量。当一众唐村话事人看到所需钱粮数目时,顿时各个面露踌躇,不再群情激昂。

  修桥补路,积德行善且花费不多,当然有许多人愿意做。然专一修筑两条道路,须花费海量钱财,短期内又见不着收益,便不是所有人皆乐见其成。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眼光长远者在这个世间毕竟是少数。

  最终,在族长唐豕的坚持下,当年开工之工程仅为村中一条自村头至新码头的道路,今年必须修筑完成,剩余村外大路择时修造。

  毕竟村中尚有码头工程需修筑,若修建得当,日后当成为村中运输重中之重。然开凿岸坡修造码头工程难度不小,所需钱粮估计亦不在少数。

  中秋过后,村中预计工程在潘先生主持下开工了,前来应役村民共有三百多人。最小的十四五岁,最大的已有五十岁向上。这许多人聚在一起,嘈杂且纷乱,然在作坊前汇拢的时间还算准时。

  潘阳将所有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原地修路,带着另一部去淇水边建码头。

  几个年岁稍大的学子按照先生的布置,在施工现场先将道路的形状外框用白粉灰洒了出一百丈,然后安排村中招募来的大大小小劳力,各自分段进行开挖施工。

  有钱粮补助,唐村村民俱不愿意这份好处落到村外。自家十四五岁以上凡可以抽出的劳力,皆投入了工地。

  先生定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赚取钱粮方式,不论男女老少。皆以干活数量之多寡,于唐豕大宅外凭学子发放竹签领粮米。

  学子们以绳尺丈量每人一日劳作完成数量记录在竹签之上,大宅处却有唐通验看记录并收回竹签,次日劳作前发放新竹签。几个家仆发放米粮或钱货,可以日日结算,亦可五日一结。

  每个劳力均发一只记有姓名的竹签,各自每日完成的工作量与米粮数量竹签上写的清楚,填写竹签学子,亦需使用专作纸簿记录好,每五日与唐通核对一次。

  这种服役及赚取钱粮方式从未听说过,一众黔首皆感觉稀奇。认为比起以往服役按人头点算出工却公平许多,且未见手持皮鞭之监工。正在劳作的施工现场,难得地出现了欢声笑语。

  “老根叔,不去刘篾匠作坊拖毛竹啦?”这是唐昭在与本家亲戚打招呼,他负责这一段记工,恰在竹器作坊前面施工。

  “不去咧,须服力役喽。”老根叔笑语晏晏,其长子已年满十九,身子骨略显单薄,村上兵勇招募时未选上,今年需服力役、兵役,正好来修路赚些钱粮,缴纳今年的兵役更赋

  村民算计很精,如果修路、修码头仅仅是服力役,宁愿去作坊里做工,出些更赋也划算。

  而今村中修路还贴补钱粮,只要肯下力气,便比作坊内做工不差,且有做工保障,还有谁愿意支出更赋雇他人出力役。

  “老根叔是为闺女赚嫁妆咧。”一旁正掘土的唐屁儿打趣道。

  老根叔就一个儿子,却有四个闺女,中间连着两个儿子在前几年的瘟疫中殁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