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第68章殿前请赏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喜溢眉梢——被百姓赞誉是一层意思,被读书人赞誉又是另一层意思。

  他也负手伫立墙前,与儿子一起赏画。

  静默。

  “此画,至少出自两人之手。”

  裴少淮蓦地转头望向父亲,脸上略惊讶好奇,又想起父亲埋头书房几十年,有些赏画的爱好,自然懂得比他多一些。裴少淮问道:“父亲何出此言?”

  裴秉元指着画上那首诗说:“题字笔划之末微微分岔,带有笔锋,应当是写字时奋笔直下,蓦然勾腕抬笔,戛然而止,方得此潇洒笔锋。”

  裴少淮颔首,写字一道他已得小成,他理解这样张扬的笔法。

  方才只顾着看画,倒忘了画上还有一首诗。

  裴秉元又指着画中稻穗道:“而作画时,画师笔笔画满,笔触极细,方勾勒出稻穗的细节,可见其『性』子又细又稳。”

  后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文亦如其人,由此可见画和诗分出自不同的两人之手。”

  裴少淮了然。他将南居士的一一说与父亲听,然后问道:“这样一位问渊博的,苏州府里总留些踪迹罢,依父亲之见,南居士是何人?又当何处去寻他?”

  裴秉元踱步思忖,说道:“他未必就苏州府内,或是周边其他府州,或是小住于此,皆有可。有此见识的,有意隐匿自己的身份,又岂让你轻易查到?”

  “父亲分析得是,是孩儿太急了。”失了分寸。

  裴秉元拍拍裴少淮的肩膀,安慰道:“正如他所言,莫急,时还长……若是有缘,这位南居士自然来寻你的。”

  ……

  ……

  冬江南天好,霜后仍见萋萋青草,枝头不见落叶,粗一看,让人以为是北境里的春。

  光景虽好,但该有的寒意不少半分。寒风呼呼从北而来,又掺上江面的水,从衣领钻进衣袍里,纵使再厚实的衣裳,都抵不了这湿寒的冷。

  京都来信,徐瞻隐晦提醒岳丈,朝廷过了春就下旨,诸多临海州县将准予开海,允许商贾出海行商,太仓州正此列。

  趁着冬农闲,裴秉元召集百姓,户户出人出力,牢牢把住了那个破旧码头,开始重修。

  若有余粮,子有盼头,父母官许他们以扬州繁华,谁又惧那冬海水之寒?干劲十足。

  裴秉元每出门前,林氏欲为他披上白貂披风,裴秉元解释道:“我要去旧码头看看,若是穿着锦衣玉袍,总是不好……冷就冷些罢,我抖一抖就好了。”

  林氏不好多劝,道:“晚上记得回来吃口热乎的,整外头对付。”

  “我省得了。”

  半过去,裴秉元这午后早早就回来了,脸上洋溢着笑意,一进门就喊道:“夫人,快去准备笔墨。”

  林氏省得有好,猜出了几分,速速准备好笔墨,取来了空折子,边研墨边问道:“京都城里下旨了?”

  裴秉元点头,笑着应道:“我可以向圣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