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寿命,发展目标_我的黑科技游戏具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1792年)。

  可惜刊发了10年,出版11卷就停刊了。

  而西方的期刊随着第一本开始,到了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经超过了1万种。

  到了2022年,随着知识细分,全球各类期刊,更是高达21万种。

  这次威廉·伦琴帮陆行舟扬名,就是准备将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比较知名的《物理学年鉴》期刊上。

  爱因斯坦今年发表的论文,也是在这本期刊。

  创刊时间在1799年,距今已经106年。

  总部在德国,而且也是德文期刊,这年代的物理学大神,很多都是德国人。

  二战以前《物理学年鉴》期刊,几乎就和未来三大顶刊地位差不多。

  威廉·伦琴十分肯定陆行舟的这篇论文能通过审核,于是准备帮陆行舟投稿。

  比起信件邮寄,威廉·伦琴自己带过去,还更快速。

  当然除了陆行舟的论文,爱因斯坦也写了两篇论文让威廉·伦琴带去发表。

  在最新的论文里,爱因斯坦开始研究固体比热,这是关于固体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另一篇论文则是《临界r光》。

  在临界点附近,照射于介质的光束会被介质强烈散射。

  这些论文其实都是在为后面重磅级别的广义相对论做铺垫。

  按照正常发展,爱因斯坦起码要再过四年,才会写出“临界r光”这篇论文。

  但有陆行舟的指引,爱因斯坦的研究进度大大提前。

  关于X光的论文,陆行舟也有很多。

  考虑到要让学术界有接受研究的时间,所以没有放出来。

  下一篇论文,陆行舟已经决定公开辐射危害性,早点挽救一些不知不觉就被辐射伤害的人。

  距离陆行舟来到1905年已经过去七八天,陆行舟现在要赶去苏黎世理工上学。

  还能在这个世界停留一周。

  当然,陆行舟中途离开也能随时进来。

  为了避免两边忙不过来,陆行舟还是想和校长申请不去上课。

  反正他也只需要苏黎世理工大学这个名头,让他看起来不像是莫名其妙出现的人。

  爱因斯坦这次就不跟着陆行舟去苏黎世了。

  他要陪陪妻子,顺便辞职等待父亲到来。

  过些天会带着家人一起去苏黎世发展,陆行舟的生意也从苏黎世开启。

  虽然没有了一个月3900法郎的工资,但有陆行舟在,就不用担心缺钱。

  临走前,陆行舟让爱因斯坦帮他看看白头发有没有变化。

  “怎么样,发根黑了吗?”陆行舟紧张地问。

  爱因斯坦看了看,摇了摇头道:“没有黑,白色的头发贴着头皮。”

  “是吗,那可太好了!”陆行舟惊喜道。

  看来在副本,根本不消耗陆行舟的生命。

  他的寿命在副本世界,不会增加,这对他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将来就算爱因斯坦变老,他还是依旧年轻。

  等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