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视察_乱穿是一种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数可以直观的看做是置换意愿。

  很明显,很多人开始观望,觉得如果身体的情况不是很急的话,多等几天也不是问题。

  离开救助站,陈晨让司机开车,去新站。

  陈晨坐去了后排,上车之后就闭上了眼睛。

  别说是那些普通的置换者,对陈晨来说,他脑子到现在也是乱哄哄的。

  昨天卢小华跟他(陈晨)聊QQ,声音也是难得的一惊一乍,看起来对这些政策他没有多少心里准备。

  不过俩人昨天在网上聊了半夜,大概可以确定,这件事至少对他们来说不算特别坏。

  起码他们这些救助站的重要性还是得到了加强。

  置换率下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三楼出款率进一步下降,而且降的厉害,因为很明显,现在还愿意置换的,都是条件最差的,没有选择的置换者。

  一无所有的人永远期望改变。

  但他们身上是榨不出油水的。

  于此同时,新站也开始大量的花钱了。

  虽然大部分都是投资人的钱,但他们也是压力很大。

  陈晨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

  名义上他只是负责安保,但实际上新站很多人都来咨询他。

  负责食堂的问他救助站的标准是根据什么定的,负责清洁的问他老人的卫生问题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要介入管,负责医疗的问他病人没钱到底给不给看……

  有时候陈晨觉得还不如自己都管起来,一切照旧,自己还省点事。

  问题是这些人咨询了自己之后不一定照搬,很多人最后还是自己捣鼓出一套东西。

  新站目前还没有用户,但有些地方一看就是会出问题的。

  住的地方没有备用的供暖,买回来的被子还分高中低三个档位,还想着搞差异化经营,连食堂打菜的阿姨都开始培训学手抖了。

  不过这些问题陈晨都只是冷眼旁观。

  据说新站的选址原来是一个学校预订的大学城,但是因为疫情,临时改了规划。

  保安们的作训处就是原来大学生的宿舍,他们来了之后除了新装了空调,跟原来大学宿舍没什么区别。

  但就这待遇很多人都不满意,大家不太愿意住四人间,都想住二人间。

  陈晨最近还在协调这个事,比起这种细节,他更关心的是现在这种状况下,还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安心工作。

  下车后他直接去了几个教官的宿舍,问了一下这几天的到训情况。

  只跑了三分之一的人,情况还不错。

  走的人绝大部分是因为心理原因,很多人都开始相信现在流行的末日言论。

  留下来的三分之二里面,很多人是担心未来的工作不太好做,怕有危险。

  因为这里的作训项目里已经有实弹射击了。

  这里的保安是要求都有持枪证的,甚至有个投资人还通过关系搞来了两辆巡逻用的装甲车。

  他们名义上还叫做保安,其实已经是准雇佣兵了,这里几乎就是半军事化的一个基地。

  很多人在心理上是没有这样的准备的。

  陈晨最后去检查的地方是新站的“3楼”。

  也就是未来的治疗区。

  一共三栋建筑,据说原来都是大学的教学楼,设计可以容纳一万多病人,

  也就说,这里一旦全力开始运营,一年就能治疗三百多万人次。

  这差不多相当于东华总人口的一半,按照目前的感染率计算,可以把两个东华的全部人口都塞进来治疗一遍。

  全国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救助站,陈晨不知道,但仅仅按现在这个架势,陈晨知道,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置换几乎可以跟下地狱划等号。

  喜欢乱穿是一种病请大家收藏:乱穿是一种病三月中文更新速度最快。

  乱穿是一种病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