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纠结_回到明朝做塞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没好气的抿了抿嘴,道:“错在景帝,若不是他信用晁错之言,执意削藩,那些藩王们也不会造反。你将来继位之后,要善待你的叔叔们,你们叔侄一心,共同保卫朕给你们打下的基业,这样以来,就没有谁敢动我朱家的江山了。”

  朱允炆低着头,没有说话,他心里还是忌惮这些藩王的,尤其是像燕王、肃王这样的强藩,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君臣之礼,一见面就“允炆,允炆”地叫他,一点都不拿他这个皇太孙当干部。

  朱元璋对这些事都了然于胸,他也明白朱允炆的顾虑,但是他还是想让朱允炆明白,以他的能力,独自掌握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血亲之人帮助他,所以他一直都在努力调和他好和藩王们的关系,慢慢悠悠地拿出一个奏折,扔到朱允炆跟前,道:“这是你十四叔给朕的一份情报,你打开看看。”

  朱允炆双手拿起奏折,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来读,越读眉头皱的越紧,这份情报是关于中亚的帖木儿的。

  朱楧将帖木儿是为头号敌人,对他的一举一动自然是格外重视,早就派人将渗透到帖木儿帝国,将他的行动做了一次次汇总,写成了这个奏折。

  朱楧在奏折里将最近几年,帖木儿灭掉的国家和他军队的大致数量做了一个说明,可以说是灭国无数,用兵数十万,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搞了一个蒙古人联盟的组织,日夜想着灭掉大明,中兴元朝。

  所有的一切都让朱元璋十分地忧心,虽然他灭掉元朝的过程是很简单随意的,但朱元璋心里很清楚,若不是元朝内乱,窝里斗,他绝不可能这么轻易地赢得天下,因此他心里对蒙古人的势力还是很重视的,做了皇帝之后,还是不断地降低身价,一而再再而三的拉拢王保保,希望他能投降。

  为此,还把王保保的妹妹邵敏郡主许配给他的二儿子秦王,姿态摆的相当不高,一点也没有他在国内时的一言九鼎,雷厉风行。

  因为他知道,国内的这些人不管是平民还是大臣,都奈何不了他,他不高兴可以一杀杀一片,但是国外的蒙古势力依然很强大,除了瓦剌和鞑靼以外,还有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等大势力,他们若是真的联合起来进攻大明,复兴元朝,真的够他喝一壶的,为此他开国之后不断地发动北伐,希望能彻底的解决蒙古问题,让他的后代免受这些人的威胁,只可惜没有成功。

  可以说,蒙古人的一举一动朱元璋都很关心,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江山是否能长治久安,他是一个实干家,是从最底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因此十分实际,他根本不相信儒家说的那一套,更不相信他们编写的史书,仿佛只要你这个皇帝按时上下班、少搞点女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