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漕运疑云(3)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倭国人,都愿意顶着风浪,来我大明进行贸易,而我大明,甚至于连从海路进行粮食运输的勇气都没有...朕不相信,朕就那般倒霉,所有粮食都遇到风浪沉没于海上!难不成大明的运粮船只都是纸糊的不成!”

  朱由检的发文,实属刁钻。

  也正是如今大明漕运制度越来越站不住脚的问题所在。

  海外的粮食通过海路,漂洋过海的来到大明,人家都不怕船只遇到风浪。

  为何大明这短短的,几乎是沿着海岸线的海路运输。

  就总是出问题,导致让大明至今都还沿用漕运这一老掉牙的方式来运输粮食。

  郭允厚有些语塞,但还是说道:“臣以为..这漕运粮食,事关京师国计民生,还是要三思而行,海外之粮多来自各国,如今大明的海运之船并不太多..大多还都只是适合漕运..”

  “朕这就更加疑惑了,到底是这大明的船只无法通过漕运来运输粮食,还是朕的大明,有人不想看到朕通过漕运来运输粮食呢?”朱由检的话,让郭允厚顿时冷汗直冒。

  头埋的更低了..低头说道:“臣以为..此事并...并无问题。”

  缓缓转过身来的朱由检看着郭允厚,熟读历史的朱由检知道,人不能光从他贪不贪钱上面来做定义。

  尤其是像郭允厚这样的朝廷核心大臣。

  主管户部,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他真的一点银子都不贪,反而要出大问题。

  于是他开口说道:“朕听说,最近你郭家的府上很是热闹嘛!不少浙江的商人来到京师之后,都愿意来到京师转悠转悠,朕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喜欢拜访郭爱卿的家啊!”

  郭允厚急忙解释说道:“臣!臣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只是以为那些人只不过是臣的家乡来的故人罢了,实在不知道他们如今一个个都已经做了商人啊...”

  朱由检点了点头,仿佛已经接受了郭允厚的说法。

  “好了,给朕说说如今大明漕运的具体细节吧..朕想听你这个户部尚书好好讲一讲...”

  郭允厚连忙点头说道:“回禀皇上,如今大明漕运共计分上下两个半年和南北两条运线,北边航线如今已经大多不用来运输漕粮,主要是京津直隶这一小部分留用的也只是为了从港口运输货物到京师。”

  “而南运输线路,即从杭州起运至京师,由于每年漕运粮食折约两千多万石,运输量太大,为不耽误漕工回乡耕作,于是采用上下两个半年分两次运输的方式...”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是说,这漕运如今北方的已经几乎用来运输货物了,而真正在用的主要就是这从京师到杭州的漕运路线咯?”

  郭允厚随即回答:“正是..”

  “那如今这漕运总督又是谁呢?”

  郭允厚有些迟疑,说道:“漕运府如今几乎已经并入户部管理..漕运总督如今正是臣的户部侍郎..李适全..”

  “那负责漕运的各地漕运科道官吏乃至于各州县粮长又是谁在管呢?”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