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宴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虎军。

  只不过军纪严明,与民间不同的是天虎军无论何时都是严格禁止饮酒,禁酒令的颁布原本在军中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可强大的军人纪律和不断接受的训练,让天虎军诸将士们都毫无怨言。

  蒙脱刚一说完,底下关宁诸将就纷纷摆手。

  “这等佳肴在此还要什么酒啊..”

  “军纪森严,天虎军不愧是陛下亲军呐..”

  “对对对,眼下鞑子还在城外尚未离去,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看场面预热的差不多了,蒙脱也就没有多再客气,向上朝毕自肃请示一番,得到许可后,便开餐了。

  大明朝初期的军人,大多都是草莽出身居多,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尽相同,草莽路子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行不通了。

  大明的科举可不只有能够当文官的科举,更有着武试这一传统形势存在,而其中的佼佼者也会被收入京师内熟读兵书、精练武功,最终成就武状元。

  ……

  福建泉州。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外商云集、海外贸易通道的枢纽,当然这里的自古以来说的是,自明朝以前,无论是唐、宋、元时期对于外商的态度都是十分支持,而从大明洪武年间不断变严的海禁政策开始,泉州府就一改昔日繁华,逐渐没落。

  可尽管没落,但这里依旧保留着最传统的贸易条件,海禁虽严,但也不是半分情面不讲。

  泉州府依旧保留着与琉球互通贸易的基本权利,而正是因为这最后一点希望的存在,外国客商也依旧愿意不远万里到达东方之后再去琉球转一圈,毕竟眼下的海上贸易可以用暴利形容。

  大明对于金银财富的极度渴望对上外国客商,尤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眼下对于与大明贸易交流的渴望。

  让泉州继续保持着中转站和枢纽的作用,虽然规模有所减少,但不至于崩溃消失。

  府衙内。

  古色古香的泉州府衙,内部却不如外面那般显旧,可谓充满着眼下各式各样的地方特色,不说亭楼玉宇,也算精致典雅,正中的办案高堂还悬挂着正大光明的牌匾,只不过因为许久没有案子到府衙,而大多都被知府打发回州、县自行解决,所以落上了不少尘土。

  可那鎏金烫银的繁杂工艺和那隐约可见的书法技艺,无不在诉说着泉州府的富庶。

  “刘大人,这新式科举真的要按时举行吗?可这科举...依在下看来,没有一点能捞银子的地方啊...”

  泉州府衙内的对话,是此刻时任泉州同知郑仓与其幕僚的一段对话。

  “捞银子?现在这新式科举摆明了就是要替代旧制了,并且这考试科目我都搞不懂了,还捞银子?上面都指挥使都不敢收银子了,咱们还敢捞?”

  “那就算不捞银子,也不该往里搭啊,我看这里里外外很多地方都得咱们出钱,这东厂还不许地方富商赞助..”

  “就当...为民服务一把吧,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虽说前朝旧事很少再说,但自打现在各项政策,你看我哪个敢不听。”

  “唉...那就只好如此了..晚上..聚贤楼..吴老爷又在那摆了几桌..”

  “好说好说...”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